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厄运小姐皮肤多少钱 > 第63章 第 63 章 甘露殿里李治看着手中(第2页)

第63章 第 63 章 甘露殿里李治看着手中(第2页)

只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皇帝也纳税,那麽他们就会偏向皇帝。

同理,

先养成天下百姓的共识,那就是:连皇帝都纳税!

等天下百姓都养成了这样的观点,那麽世家豪族再隐田隐户偷税漏税,皇家也就有了收拾他们的借口!还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

收拾世家豪族,让皇家不再被世家豪族所拿捏,这本来就是李治的宏愿,这个宏愿对于李治来说甚至在远征高句丽之上!

李治兴奋地站了起来,在御座之前走了两个来回之後,又问女儿:“那如意以为,这些金丝楠木应该如何收税?”

“金丝楠木这等木材可是寻常百姓能用得起的?既然不是百姓必需反而是世家豪族的攀比之物,那就应该用奢侈品税。要女儿说,这些金丝楠木到了长安之後,先取常关税再取奢侈品税,馀者入太常寺进行扑卖。扑卖得到的银钱再缴纳一次税。剩下的,以两成酬谢那些水师士卒,毕竟长江天险,听说很多地方礁石衆多,人家为天家效死命,天家也不好没表示不是?其馀的九成,女儿暂时也没有想到要如何安排,不过,要女儿说,这笔财帛最後无论是入宣徽府的账还是入枢密院的账,于皇家而言,不过是左手与右手的区别。真正需要考虑的,是皇家是独霸金丝楠木的买卖,还是利用世家把金丝楠木的价钱炒起来。”

“把金丝楠木的价钱炒起来?”

李治莫名其妙。

“是的。日前女儿跟属官们讨论起了治北之策,归德郎君们提及一个办法,那就是用金银财帛收买大漠上中等部族,挑起大漠各族的内斗,到时候,我大唐只要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不想,我大唐如今岁入不过十五万贯一事一拿出来,那些郎君们立刻就哑巴了。”

“这是为何?”

“因为那些归德郎君们说,他们以为,以大唐疆域之辽阔,这赋税怎麽也应该在五千万贯以上才对,怎麽会只有十五万贯!这根本就不够使啊!”

“五,五千万贯?”

李治都傻眼了。

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大唐的赋税总收入能有这麽高!

“这,这怎麽可能?!如意,我们大唐可不能学隋炀帝!”

“女儿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麽说的。可是那些归德郎君们却信誓旦旦地说,不用加赋,大唐的赋税依旧能达到五千万贯。女儿已经打发他们回去写奏折了。”

李如意毕竟是从十九世纪走过来的,又在东土渡过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哪里不知道东土的历史?别的不说,满清那麽糟糕的政治丶经济环境,岁入还能达到三四千万白银呢!更何况是大唐?大唐是军事力量不如满清,还是疆域不如满清?

可是大唐的赋税偏偏不如满清,连零头都没有,更别说明朝,甚至是北宋南宋了。

李如意其实早就分析过这其中的原因了,会造成这样的结果的重要原因,还是因为唐朝的商品经济不发达以及冶金技术的落後。

别的不说,大唐连铜钱都普及呢!民间交易存在着大量的以物易物形式,这也导致了缗钱成为大唐的货币形式之一!

这样的现实也使得大量的财帛被隐藏在了水下,甚至被人鲸吞,国家无法收税,因此国库空虚。

唐太宗在位的时候,国库收入也是紧巴巴的,可是因为有隋文帝开皇年间储备的钱粮在,因此唐太宗执政并没有到捉襟见肘的地步。可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过去,到如今,大唐的赋税收入依旧,可隋文帝开皇年间的府库储备已经告竭,自然,就显得李治的永徽朝特别穷。

可是开皇三十年,这府库是怎麽累积起来的?用一句浅显直白的话说,开皇三十年,国富民不富。隋文帝杨坚的府库是建立在截留百姓应得的钱粮的手段上累积起来的。

可以说,隋炀帝这个人,他拥有超绝的战略眼光,可就是因为从隋文帝那里继承丶发扬了这种思想,导致天下万民苦甚,最後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推翻了大隋的统治。

隋朝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大唐岂可重蹈覆辙?

李治直接在女儿跟前坐下,道:“当真?不用加税?”

“是的。那些归德郎君信誓旦旦地跟女儿保证,不用对庶民加税。”

不是不用加税,而是不用对庶民加税。

李治立刻听懂了这里面的文字游戏。

“不用对庶民加税?这已经很好了。已经很好了。”李治道,“这本章送到的时候,你先拿来给耶耶看。”

“是,女儿记住了。”

因为女儿带来的消息实在是事关重大,李治也没有了跟女儿闲聊的心情,他挥了挥手,让女儿退下,自己却在甘露殿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不用加税就能让大唐岁入三四千万?这怎麽可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