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176章大唐人早就习惯了万族……
大唐人早就习惯了万族来朝,更别说这些倭国遣唐使。贞观年间的时候,大唐又不是没接待过倭国遣唐使。与其说大家是在为遣唐使的到来而开心,还不如说是为了归国的这一百多位将士开心。
十六卫府第一时间行动,先安顿好这些将士们,登记讯息丶联系这些将士们的家人。
而这些倭国遣唐使从踏入大唐的那一刻,就陷入了疯狂!
原来大国的大街都是用石板铺就的吗?
原来大国的城墙可以这麽高吗?
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堡垒啊!
大唐跟倭国之间往来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本来就容易在夏秋之季遭遇暴风雨,更别说倭国浮船穿越大海的难度,根本就是十船九难。
这也是倭国疯狂崇拜百济的原因,因为百济跟倭国很近,近到划船就能直接从半岛到达倭国。加上百济在倭国的眼里已经够强大够先进的了,足够他们学习。所以,那个时候的倭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西面的大国到底有多强大,就是遣唐使回去了,宣传了,还有很多人不敢相信。
可是在明州登陆,走大运河到达洛阳,再从洛阳走陆路来到长安,整个遣唐使使节团从刚开始的目瞪口呆变成了如今的麻木。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过去的那些遣唐使们说的,都是真的!
因为倭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所以倭国的房子就很精致,房梁不高,房门更加不高,当然,这个时代的倭国男子平均身高也才一米五左右,也不是什麽问题。
遣唐使中也有人去过百济,见过百济的宫墙,也就一人高,垫块石头就能看到宫墙里面。
可是!
大唐的宫墙呢?
再看看宽阔的镶嵌满青石板的朱雀大街,遣唐使们就只剩下了惊叹。
他们陷入了对大唐的疯狂崇拜,而他们如此疯狂的崇拜,还有那夸张的言行,更是引起了长安城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
这不,这天,钱有为再度请贺兰敏之吃饭,席间,两人就说起了这事儿。
钱有为就道:“虽然说公主监国这种事儿空前绝後,可是我还是要说,我们这位公主殿下在这军功上头还真是这个!”
钱有为竖起了大拇指。
贺兰敏之道:“兄长这是有感而发啊。”
“那是!不是我说,先皇,太宗陛下,厉害不?戎马一生,定大唐天下!可是先皇还不是拿高句丽没办法!可是公主殿下一出手,别说高句丽,整座半岛都已经归了大唐!”
说着,就抿了一口小酒,道:“我就喜欢公主府出的红苕酒,够味儿!”
贺兰敏之道:“嫡公主果然非凡。”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是顶呱呱的,可是这并不能清除她很有可能是他们贺兰家的仇人的嫌疑。
钱有为道:“贤弟有没有注意到那倭国使节团的衣饰?”
“兄长是说,他们那跟百济服饰相近的款式,还有那别具特点的大花布镶边?”
“贤弟这是嫌弃他们的品味?别嫌弃!倭国穷,我们看不上那种印花布,可是对于倭国人来说,那是极其难得的珍宝,是财力和权势的象征,所以才会被镶嵌在他们的帽子和衣缘上。”
贺兰敏之道:“听说公主殿下的封地比倭国还远?那不是比倭国还穷麽?要那样的地方做什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这个贤弟就不懂了吧?跟西域一样,倭国不稳则半岛不稳,半岛不稳则我大唐东部不稳。所以为了大唐,公主殿下必须要弄那麽一块地,镇镇这群家夥!”
“行啊~!兄长眼界非凡啊。小弟甘拜下风。”
“哪里哪里!不是我有眼界,而是宫里都这麽说的!据说,那还是长孙太尉在的时候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