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192章看穿归看穿,可是这财……
看穿归看穿,可是这财政公示还要继续,朝堂上的嘴仗也在继续。御史台总结了弘文馆诸教习们的工作评价:多是些新人,没有多年的帐房经验,因此速度上不去,因此,御史台提议,从民间选些积年的老帐房上来。不然,审查公主殿下的账务什麽的,没个三五年根本就完不成。
御史中丞就建议,再举行一次明算科考试,多选些有经验的帐房先生上来。
世家出身的官员立刻不高兴了。
要知道,他们虽然依赖商人,却也着实看不上商人。可如果是一年前,御史台提出这样的建议,他们绝对会反对,可是现在,在弘文馆严重缺人的情况下,他们的反对就变成了那麽的苍白无力!
更重要的是,任谁都知道,东宫的财务公示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停下!
新一年的二月就在选拔官员的情况下过去了。
这一次,选了一百多号官员,依旧挂在弘文馆名下,依旧在太极宫那边办公,可是好歹,算账的速度上来了。
可是这算账的速度上来了,新的公示也贴在了公告栏上,长安街头有些见识的百姓也品出味儿来了:
——原来这些学府竟然如此富有!
——跟公主殿下合作的産业就有这许多收入。那他们别的産业又有多少呢?
更有那心思灵活的,听说了李如意跟世家豪族也有往来,立刻在心里嘀咕上了:
——这些世家豪族会不会也进行财産公示?
然後?
然後就有愣头青在朝堂上发言了。
崔义玄当时就跳了起来:“胡闹!”
要查他们清河崔氏的産业?!做梦!
不想,兰陵萧氏出身的萧守规萧守道兄弟二人就跳了出来,举双手赞成财産公示。
当时朝堂上,包括李弘李徽兄弟俩都傻眼了。
萧守规萧守道是什麽身份啊?他们是萧锐和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儿子,萧锐是萧瑀的长子,萧锐的姑妈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後。
虽然在东汉两晋时期不显,可是经过南北朝,到如今兰陵萧氏已经说得上是顶级门阀了!虽然还比不得太原王氏丶清河崔氏等北方豪族,却相差不了太多。
崔义玄就道:“世兄还请三思!”
三思?
三思个毛!
萧守规萧守道兄弟心中也有一本账。虽然说世家豪族是一个整体,可实际上,北方豪门和南方豪门还不是针锋相对,表面上和乐融融私底下谁不是想生吃了对方好抢夺对方手里大到政治资源小到土地人口官职?
在琅琊王氏等南朝四大家族流散之後的今天,兰陵萧氏已经是南方贵族的领头羊,他们如今只想更进一步!
南方有什麽呢?
不是兰陵萧氏说,他们在南方经营多年,很清楚南方是个什麽情况。南方多山地多丘陵,成片的耕地少,老牌的发达地区就那麽一小片地方,因此经济完全不能跟中原相比。更准确地说,钱塘江三角洲还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再往南,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就是穷乡僻壤了。
钱塘江流域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大江中上游地区。
也就是说,从耕地之内的角度来说,兰陵萧氏虽然是南方豪族,可是论潜力,他们心中也没底。
现在兰陵萧氏心目中的发展方向是哪里呢?就是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