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厄运小姐皮肤多少钱 > 第198章 第 198 章 他不信我他不信我(第2页)

第198章 第 198 章 他不信我他不信我(第2页)

这种古早之事,她还真没有打听过。

许敬宗就道:“当年宇文化及在臣面前残害先考,一同被杀的,还有虞世基。当时封德彜为内史舍人,目睹全程,後来尝与人说,虞世基被诛杀,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先考被处死,臣手舞足蹈用以求生。敢问殿下,臣为何不能恨之入骨?!”

李如意道:“高阳公是想听本宫的意见吗?”

“是。”

“本宫听说过,战乱之年,有父弃子于道,也有父让生路于子甚至以一己之躯为子挣得生路。本宫不知道当日详情,不便妄议。身在乱世,身不由己。高阳公与令尊之事,百年之後,高阳公与令尊在地下相见,自有道理。而本宫只知,高阳公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出任中书令十三载,兢兢业业,我大唐实力蒸蒸日上,高阳公居功甚伟。”

说完,对着许敬宗又是一礼。

许敬宗挣扎着对着李如意一拜,道:“臣谢公主殿下。另外,臣有一请求。”

“高阳公但说无妨。”

“臣想以恭为谥号。”

许敬宗很清楚,他行事骄奢,早就有很多人看不过眼了,加上借着修史之便窜改国史,等他百年之後肯定会被揭发出来,照这样下去,他肯定会得一个恶谥。

以许敬宗之骄傲,他如何肯依?

所以他才会进宫。

李如意看了看李治,见李治点头,这才道:“本宫会帮忙周旋。”

许敬宗拜谢李如意,大笑而归。

他走後,李治叹息一声,道:“李义府怕是在中枢呆不长了。”

作为皇帝,李治如何不知道他的这些臣子,无论是李义府还是许敬宗,在这个时代都算不得好人,品性也不算好。许敬宗强在有李如意杵在朝堂之上,所以他为恶的可能性少。如果换一个人辅佐李治,比方说,李治废除王皇後另立新皇後并让新皇後听政,许敬宗保证围着新皇後摇尾乞怜,甚至根本就不会顾及他这个当朝皇帝。

也就是因为李如意,所以许敬宗纵然有些小瑕疵,但是在总体上还算可圈可点。

但是,李义府就两样了。

如果是年轻时候的李治,当年还是太子的李治,他对李义府的印象是耿直方正,可是现在,在龙椅上坐了这麽久,李治已经不是当年的黄毛小儿了,他很清楚李义府为人如何,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内心褊狭嫉妒丶阴狠残忍。但有冒犯他的人,事後必遭陷害,他的李猫之名,连李治都如雷贯耳。

李如意道:“父皇是保李义府吗?”

李治摇了摇头,道:“荥阳,你可知道,许敬宗想除去李义府是为了你。”

“女儿并不在乎李义府。”

“但是你提出贪污受贿一事,就已经冒犯了他。”

而以李义府的行事,他肯定会跟世家豪族接触,只为了李如意对他的威胁。

李如意道:“父皇,女儿是监国公主。除非父皇改了主意,否则李义府不可能威胁到女儿。”

李治叹息一声:“荥阳,父皇终究是会老的。”

李忠也就算了,李素节也好,李弘李徽也罢,终究都是世家豪族出身的皇子,他们背後的五姓七望虽然被压制得厉害,可是只要没有被连根拔起,他们终将会威胁到李唐。

李如意道:“女儿知道,但是女儿无所畏惧。另外,女儿恳请父皇在边关设十军镇,同时下诏令,除君王之外,不许任何一人身兼两个及两个以上军镇最高统帅。”

安史之乱是怎麽开始的,没有人比李如意更清楚。虽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皇家跟世家之间的对立,可唐玄宗晚年昏庸,偏听偏信,导致安禄山史思明坐拥大唐超过一半的兵力,才是直接原因。

李治听说,当时就愣了一下:

“荥阳,你是不是在防备什麽?”

外人不知道,李治会不知道?别看李如意现在手里没有兵符,可是从她对那些归德郎君的影响力,可以说,他若是真有什麽万一,李如意只要一声令下,大唐的军队立刻落入她的手中。

她根本就不需要求他专门下达这样的一份诏令。她会求他,肯定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他现在看不出真正的原因。

“父皇可是认为,女儿的建议对大唐有害?”

“不。”李治道,“当年成立枢密院,防止兵权落入宦官之手,和今日这道诏令,都对大唐有利。”

弊端,也许有,却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甚至从目前来看,可以忽略不计。

“那麽,父皇是否会采纳?”

“当然。”

李治立刻叫来了宰相上官仪,并且在诏令之中明文规定,他是以大家长的身份提出这一要求的,日後无论是谁,只要是他李治的子孙登上皇位,都必须遵守。

这道诏令送到中书省,得到消息的人都惊呆了。

很快,一个消息在私底下悄悄地传播开来:

——当今万岁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恐怕陛下时日无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