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用眼神告诉了他答案。
李治的眼神立刻沉了下来:“荥阳,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麽吗?”
“父皇升为太上皇,依旧坐在紫宸殿的御座之上,依旧大权在握,女儿的监国之位空出来,正好可以激励弟弟们,顺便……”
顺便吊一吊那些世家豪族。
“你!”
“父皇跟女儿开口,不过是念着弟弟们都太年轻,今日之事会发生在七弟八弟身上,也能发生在其他的弟弟们身上,因此想放过七弟和八弟。父皇的忧虑,女儿也清楚。女儿也曾细细思忖过其中的得失。七弟和八弟既然开了府,就不是小孩子了。他们犯了错,哪怕是情有可原,却不等于说他们就能逃过责罚。他们唯一免于责罚的方式,就是有人替他们受过。所以,父皇,为了大唐的稳定和长治久安,父皇认为,在父皇跟女儿之间,谁来替七弟和八弟受过更合适呢?”
要麽就是把李弘李徽两个流放到南海诸岛上去做个藩王,要麽就是李治退位做太上皇,让她李如意来做这个皇帝。
李治脸色大变。
“你知道你在说什麽吗?”
“女儿知道。决定权在父皇的手里。”
“你!”
李如意没有告退,而是依旧坐在李治面前,定定地看着李治:
“需要女儿告退吗?”
“你这是在问朕的意见吗?”
“女儿坐在这里,是因为担心父皇的身体。女儿跟父皇开口,则是为了江山社稷。”
“你还真敢说啊!”
“女儿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或者,父皇以为,再给弟弟们十年时间,他们就能独当一面了吗?”
“你给朕出去!”
李如意起身告退。
但是她并没有直接离开紫宸殿,而是站在了门口,等着李治清醒过来。
其实她跟李治都心知肚明,他们俩谁都奈何不了谁。就跟那些归德郎君一般,谁都不知道李如意身边有没有别的底牌,所以李治根本就不可能采用暗杀的方式杀死李如意。如果用别的方式,
李如意行事何等小心!公主财産公开,别人看到的是她手中的财帛,也有人看到的是她对世家的算计,可是李治看到的是什麽?他看到的是无法嫁祸李如意!
没错,如果换了别人,一句私藏甲胄意图谋反,就可以拿下李如意。可这种手法根本就不可能用在李如意的身上!
因为李如意的东宫是经过御史台和相关部门的检查的,且不提栽赃她的难度,她的东宫要是多出了几百副甲胄,御史台等政府机构将首当其冲,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李治要求展开调查,就等于说把这些人白送给了李如意。
紫宸殿的正殿内,李治捂着脸,道:“荥阳!你,你不愧是朕的女儿!”
能忍,
善谋!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一击致命。
就跟李治当年对付长孙无忌一样。
可如果李治不退位,又不处置李弘李徽两个,政令一旦失去了公平,那麽,他距离丧失威望也就没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