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申城作为省会,省集训队自然设在本地。数学集训队的驻地离熊心家不远,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省去了每日奔波的辛苦。相比之下,英语竞赛则显得松散许多,没有固定的集训队,只安排了一场开幕式和後续诸如演讲丶全英辩论等开放式活动,旨在拓展视野与表达能力,是以顾安禾的行程比熊心要松散很多。
熊心进入集训队之後,和顾安禾就只剩下手机联系了。开幕式上,台上的带队老师来自于实验中学,正慷慨激昂地表达着什麽。熊心闲着无聊,掏出手机看了眼,就发现顾安禾给自己发了条消息:【我们开幕式已经结束了[图片]】
熊心心里一暖,点开图片看了眼,被照片里缤纷的布置和明亮的会场迷了眼:【英语竞赛好排面,我们这里环境跟军队似的】
说完,她偷偷举起手机,也拍了一张开幕式的照片。
就在此时,演讲的老师留意到了她,讲话的动作瞬间暂停,目光一动不动地注视着熊心。
全场的气压瞬间低了几秒,熊心第一次感受到这麽重的压迫感,连忙收起手机,拿出笔记本,装作认真听讲的模样。
老师看了她好几眼,这才缓缓开口,接上刚刚的演讲:“……如我们刚刚所说,数学是一门语言,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力去理解这门语言的表达。而竞赛,正是和古往今来的数学学者,産生交流的最好方式。”
熊心“啧”了一声,心想,好文艺的表达。
有些人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气场合不合,比起台上这位老师的台风,她还是更喜欢韩老师那种沉默实干的风格。
幸运的是,韩老师作为曾经拿过CMO金牌的人,也入选了省级集训队的带队老师,此刻就在第一排坐着,身影沉稳如山。
开幕式结束後,大家按抽签分宿舍,何念秋在熊心後面,正好跟她抽中一个宿舍,向来拘谨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笑容来。
“太好了,是二人间。”熊心伸了个懒腰,驱散了刚刚开幕式久坐的疲惫:“这可比学校条件好多了。”
何念秋用力点了点头,嘴角的笑意还未完全褪去。两人领了统一发放的生活用品,抱着沉甸甸的包裹,并肩穿过干净却略显空旷的走廊,走向她们临时的“家”。
第二天就有入队的第一次小测,今年的集训队效仿国家队,采用积分的形式,每一次测验的成绩都会算入积分,最终根据总分进行排名。总分排名靠前才能进入省队,参与最终的全国竞赛。
而省集训队原本就是根据之前的预赛成绩,从各个顶尖学校中挑选出来的,来到集训队的同学各个都是优中选优的存在。熊心之前预赛正常发挥,也仅仅拿到全省第五的成绩,是以每一次小测都不能掉以轻心。
何念秋洗漱完之後,便开始在书桌前伏案做题,熊心从浴室出来後,看到她如此努力,也禁不住受到感染,将手机调成静音,开始刷起了题。
另一边,已经回到家的顾安禾拿出手机,点开未读消息列表看了眼,片刻後,又将手机放回桌面。
数竞向来是全国规格很高的赛事,申城又是数竞大户,每年都会给国家队输送人才,熊心应该很忙吧。
这麽想着,她将脸埋进抱枕里,许久过去也浑然不觉。
熊心写完两张过往高联试卷,已经是晚上11点。她拿出手机看了看,和顾安禾的对话还停留在顾安禾两小时前的一句:【我到家了】
熊心想了想,打字:【嗯,我写完题了,你睡了吗?】
手机亮了亮,是特别提示的铃声。顾安禾瞬间从被子里探出头,拿起手机看了眼:【我也刚洗漱完】
熊心发了个“微笑”的表情:【那早点休息】
顾安禾:【你要睡了吗?】
熊心:【嗯,明天上午有入队能力测验】
顾安禾:【好,晚安小熊】
发完之後,她又在後面加上了一个[小熊跳舞。jpg]
熊心哑然失笑:【晚安】
顾安禾将这句“晚安”来回看了好几眼,将手机面朝下放回床上,将脸重新埋进了被子里。
兴许是睡前做了高联真题的缘故,熊心晚上睡觉并不是很安稳,梦里一直在解一道没有头绪的难题。第二天闹钟响起时,她撑着朦胧的睡眼,往下一看,何念秋已经洗漱完,在吃早餐了。
“早”,熊心和她简单打过招呼,便起床洗漱。
何念秋将一份早餐推给她:“给你也打了一份。”
熊心知道自己一定是睡过头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早餐,道:“明天我给你带。”
何念秋点了点头,认真吃起早餐来。
上午8点,入队能力测验准时开展,采用和高联一样的形式,分为上丶下两场,上场题目比较简单,和高考难度相当,真正的难度在于第二场,一共150分钟,题目难度也会显着高于第一场。
熊心快速看了一遍题目,第一场考试时间80分钟,她大概50分钟就做完了。环顾一下四周,发现同期做完的同学竟然不少,其中有一名女生格外引起了她的注意——是来自实验中学的俞澍。
实验中学向来是申城的数竞王者,已经连续3年包揽了省赛第一名,也出过好几位全国金牌。而俞澍不仅名字很有特色,跟数学里的“馀数”同音,本人也是预赛的全省第一。
对于她,熊心并不陌生,她从高一开始打高联,但去年因为突发高烧,省赛只拿了二等奖,无缘全国比赛,而俞澍在去年全国比赛便拿下了银牌,也是申城第一名,本地数竞圈的人基本都知道她。
毫无疑问,她今年的目标,一定是全国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