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太君急问道:“宝玉将这件事情声张出来了吗?”
鸳鸯道:“宝二爷急了一会子,嚷着让人去找,好在我先前叮嘱过袭人,她知道厉害,好歹是劝住了宝二爷,又让人悄悄的在院子里找了找……可是都没找到。”说到这里,鸳鸯有些忐忑,“老太太,您说,她们两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能这样大白天的一声不吭的就不见了?”
“是她们自己藏起来了,走了,还是……还是有人……”
史太君打断鸳鸯的话,喝道:“别胡说!”
鸳鸯忙闭紧嘴巴,紧盯着史太君。
史太君语速飞快道:“她们两个人回来时静悄悄的,除了咱们院子里的人,外头没人知道,我还特意叮嘱过,不许她们在外头走动,也不许别人乱说。何况,不过是两个丫鬟,谁把她们放心上?要费这样大的功夫从咱们府里把人劫走?”
紫鹃和春纤才回来两天,若是有人计划将她们从国公府里劫走,除非是早就在府里布置好了人手,否则短短两日是做不到的。但若是如此,史太君寒毛倒竖,贾家赫赫一座国公府,能被人随随便便安插人手进来劫走两个活生生的人,那有一日这个人想取谁的性命,不也是易如反掌?
这才是史太君最恐惧的地方。
但,就算事态如此糟糕了,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谁会穷尽手段只为了绑两个丫
鬟?若他还有别的目的,此举不就是打草惊蛇了?
紫鹃和春纤都是贾家的家生子,长这么大除了这次去承天寺都没出过贾家的大门,根本不可能惹到什么有手段的大人物……承天寺,这是史太君更不愿意想的那个可能,她宁愿是皇帝让人绑了紫鹃和春纤,也不愿意这个人是沈曜。
沈曜说好听点是侯府世子,可武安侯早逝,沈老太傅上书沈曜年幼不宜过早袭爵,请陛下许他成年后再袭爵,陛下才只封了他世子之位,这是陛下施恩于沈家,包括如今沈曜深受君恩,同他自己都没什么关系,不过是有个好祖父好父亲罢了。
自沈老太傅去世后,沈曜久居宫中,史太君不信他家里那些下人们还对他唯命是从,看看自己家里那些刁奴,那个下人们对沈曜恐怕只有阳奉阴违,沈曜指望他们办事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样,沈曜手里还有人能为他办到在国公府劫走两个丫鬟这种事,史太君只觉得不寒而栗。
至于沈曜身边那些禁军护卫,他们都是陛下的人,不可能听从沈曜的命令行事,而如果真是他们,那么这事还是要归到陛下身上去的。
可皇帝偏宠沈曜就罢了,黛玉和他可没关系,皇帝没必要为了她做这些事。就算是沈曜求到皇帝跟前……不,史太君忽然一抖。
“鸳鸯!”史太君抓住鸳鸯的手,道,“你去悄悄的探问探问,除了咱们院子里
,紫鹃和春纤回来的事,外头有没有人晓得。”
沈曜动手的前提还有一个,他知道了紫鹃和春纤的去处。
鸳鸯忍着疼道:“是,老太太,我这就去。”
史太君抓紧了鸳鸯的手,道:“当心些,别把消息透出去。”
“是……”鸳鸯挣了一下,道,“老太太……”
史太君这才反应过来鸳鸯走不动,她松开手,再一次叮嘱:“千万不能让旁人知道紫鹃和春纤回来了,更不能让人知道她们不见了!”
“是,您放心。”鸳鸯道。
鸳鸯的确是史太君最信任的丫鬟了,她点点头,让她出去办事了。
紫鹃和春纤是黛玉让人悄悄送回来的,她用的是沈曜的人,所以这事知道的人其实不多。
史太君是个聪明人,她当然知道黛玉将这两个人送回来就是为了看看自己的态度,但她当时恼怒居多,厌恶黛玉这个小辈敢来挟制自己,又不免还要分出一分心神怕沈曜去向皇帝告状。不过这两个丫鬟的确是没用了,留在府里不但碍眼,史太君还怕传出别的话来,遂决定将她们送到庄子上去,过几年大了配了人就完了。
可好巧不巧的,贾宝玉此时来了,因着紫鹃是史太君屋里的丫鬟,贾宝玉又是自小养在史太君膝下的,他同紫鹃本就亲近些,再加上紫鹃如今还是黛玉的丫鬟,贾宝玉就更舍不得了。紫鹃很明白贾宝玉的性子,本来都要死心了,一见贾宝玉就
知道自己能不能抓住这唯一的救命稻草就在此一搏了。
紫鹃对着贾宝玉哭的凄婉,贾宝玉看的心疼的了不得,冲着史太君又是求又是撒娇的,史太君经不住,就答应把紫鹃给了他,只是不许他同让人说,也只能让紫鹃在屋里伺候。至于春纤,她不如紫鹃起眼,还是做她从前做的事就是了,只是从黛玉屋里挪到了贾宝玉屋里。
表妹的贴身丫鬟给表哥使,史太君知道这多少是有些荒唐的。可不是黛玉先不要她们两个的吗?黛玉既然将她们两个人送回来了,她们二人就只是贾家的丫鬟,如何处置是贾家的事,让她们去伺候哪个主子也是贾家的事,和黛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