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清明节这日遇二叔,谈买房
今日过来干活的就只有两个徒弟和红姑,店里忽然冷清了一下,搞得吴头家和阿墩都有点儿不适应。
外头还在下着烦人的毛毛细雨,吃过面线糊的吴头家也不想冒雨去干货行,便干脆留在店里,监督着阿墩和阿生做功课。
两个本想溜去後屋找哦屁玩的小小读书郎被迫坐在堂屋里,各自用不怎熟练的官话朗读着经典。
其他客人纷纷朝着两个孩子望去,没人嫌弃朗朗读书声坏了喝面线糊的兴致,反而向大人们夸赞这两个孩子以後一定会有出息。
吴头家听得飘飘然的,雨停了他也不走,就在那儿严厉地监督着孩子们读书写字,直到确认孩子们的功课都做好了,才撑着油纸伞离开月娘小吃铺。
阿墩就留在月娘小吃铺里同阿生玩,苏月娘给孩子们拿了一点糕点水果,让他们去後屋盯着最近一直不太老实的哦屁。
……
大家都知道月娘小吃铺总会在过节的时候上一点特色吃食,还不到正午,结束顺风水从山上下来的客人们纷纷走入月娘小吃铺里等润饼菜。
客人一下多了起来,支撑在店门外的伞也多了起来,苏月娘将湿漉漉的伞收拾齐整置放在前段时日刚添置的伞桶中,省得客人们不慎滑倒。
才刚收拾过一轮,阿壮去提回了润饼皮。
雨丝飘散,若是油纸包竖直提着,便很可能淋湿,于是,阿壮很是仔细地将油纸包搂在怀里护着。
苏月娘见阿壮将东西护在怀里,忙接了过来,“你把伞收到桶里。”
阿壮看着地上湿漉漉的,便将伞转向外头用力的甩了两下,检查了一番,伞面已没了大水珠,他才合起伞,将之放在伞桶里。
今日没做别的,只做润饼菜,许东山丶红姑丶阿平皆围着锅竈炒制配菜,阿壮进门後,就接手了炒米粉的重任。
“月娘,去问问大家要怎麽吃润饼菜!”配菜都差不多要出锅了,眼下就只需要将配料拌好,便可以端出去给客人们吃了。
苏月娘听见许东山的喊声,站在堂屋正中央大声打断了大家夥的话仙,“润饼菜马上就好了,有不吃米粉或者是不吃海蛎的提前说一声!皮不要钱,只有一百张,先到先得!”
不加米粉和不加煎海蛎羹的润饼菜价格都会比什麽都加的来得便宜一些,但一年到头也就吃一回润饼菜,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舍得多花一点钱的。
苏月娘记下了几个特殊一些的,返回厨房汇报给许东山。
许东山再根据大概的人数,将对应的润饼菜拌好。
润饼菜吃起来不比旁的吃食方便,苏月娘提前将润饼皮分发给了想吃润饼皮的客人们,并收了钱,等许东山与阿壮将东西拌好之前,阿平和红姑将还挂着水珠的芫荽丶花生糖还有苦提端出来放在桌上供大家一起用。
厨房里的润饼菜香味飘得到处都是,心急的客人已经开始往自己的饼皮里放芫荽丶花生糖还有苦提,“月娘头家,你快去催催润饼菜!”
“快了快了!我刚刚出来的时候已经看见他们在盛润饼菜了!”
话音刚落,许东山和阿壮便提着热气翻腾的大菜盆出来了,衆人一阵欢呼。
“不要米粉的跟阿壮喊一声,阿壮会去发!”
于是,不要米粉的那几个人赶紧对着阿壮喊道:“後生家,快过来!肚子要饿扁了!”
这麽多人同时叫唤,阿壮加快了给人放润饼菜的动作,苏月娘看他着急了,赶忙喊道:“你小心点!别把客人的手给烫了!”
客人们倒不介意阿壮的着急,毕竟阿壮一着急起来便忘记了要控制份量,每一勺都多得冒了尖尖了。
所幸不要米粉的客人不算多,阿壮那一小盆没有米粉的润饼菜正好够每人发一大勺。
得了润饼菜的大家夥纷纷开始折起了润饼皮,爱吃什麽配料就下什麽配料,就算下多了漂亮又脾气好的头家也不会急眼。
平常客人们都爱边吃边聊,但今日大家都急赤白脸地握着润饼皮大口吃着,连说话的功夫都没有。
个别胃口大的,还吃了两卷。
——
正午的高峰过去了,留许东山和苏月娘在前面顾着,两个徒弟和红姑一起去後面刷碟子。
夫妻俩坐在堂屋里盯着两个孩子和哦屁吃饭,见哦屁不好好吃饭还去骚扰阿墩和阿生,许东山将它提溜起来一顿训。
越来越叛逆的哦□□神飘忽地到处乱看,俨然成了一个“逆子”。
“苏头家!润饼菜还有吗!”一个打扮朴素的後生家从外头跑来。
苏月娘拍了拍许东山的胳膊,示意他放下哦屁,准备去厨房盛润饼菜。
“润饼菜还有!但是润饼皮只剩下三张了!要的话,润饼菜是要米粉的,还是没有米粉的?”
“那我要三张润饼皮和三份润饼菜!要有米粉的吧!我们知府大人挺喜欢湖头米粉的!”那人从挎着的篮子里掏出了一个大海碗,“我自己带了个碗,麻烦帮我装在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