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我得好好摸一摸米龟!初一那天我还和阿莲问了这米龟要怎麽摸呢!”苏月娘跃跃欲试地从兜里掏出一块小帕子擦了擦手。
“原来你初一就做打算了!”
苏月娘也给许东山擦了擦手,“你也得虔诚一点,不然白来这一趟!”
两口子很守规矩地在大棚外面排队。
排队时,苏月娘盯着大棚看个不停。
这座大棚由百姓自发帮忙搭建而成,四条支柱各有一条用旺梨丶青香蕉等水果盘绕出的大龙。
苏月娘一边感叹搭这棚子的人是个人才,一边慢吞吞地挪动脚步往前靠拢。
总算走到了棚子上,苏月娘伸出手,等着前一人的手从米龟的头上挪开,她立即擡手贴了上去。
她嘴里还念念有词的。
摸龟。头,起大楼;摸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又有尾。
从头到尾摸了一番後,许东山及时扶着脚步已经偷偷朝着大殿挪的苏月娘转了个弯,让她坐在一处空位上等着。
“坐在这里不许动,我拜完就出来找你。”
“哦……”苏月娘捧着圆滚滚的肚子,看着许东山提着东西挤进人群里。
此处香火旺盛,苏月娘离正殿略远,却还是闻见了香火的味道,她一会儿眼巴巴地打量着精美的石刻柱子和屋檐上栩栩如生的彩色灵兽,一会儿好奇地看看行走的香客。
孩子大概也感受到了娘亲的欢喜,还用小脚丫子轻轻顶着肚皮。
苏月娘衣裳穿得厚,摸不到小脚,便只能隔着袄子抚摸肚子,与孩子玩耍一番。
不知过了多久,许东山总算挤出了人群,找到了苏月娘。
“再去後面逛逛吧,难得出来一次,可不能这麽早就回去。”
看後面的几座楼殿不如正殿人多,许东山也就同意让苏月娘再逛一逛。
怕她肚子饿,许东山打开红色的木篮子让苏月娘挑吃的。
苏月娘挑了一颗最大的芦柑,剥了皮後将皮丢回篮子里,跟着许东山往别处走。
顺济庙除正殿之外还有东西阙丶戏台丶梳妆楼等去处。
这些地方前朝时候才花重金重新修缮过,虽然经年岁变迁已然添了几分沧桑,但古朴之地自带风致,犹可见得漆彩木新时的光景。
许东山这人也算是有点儿“见多识广”,只要苏月娘有询问,他基本都能答出来,甚至还能说出点有趣的故事出来。
苏月娘一路赏一路听,还配上清甜多汁的芦柑,也是惬意非常。
逛了顺济庙一整圈,两人总算又挤着香客出来了。
来到没那麽拥挤的庙外,许东山总算松了口气,再也不必时时刻刻盯着苏月娘的肚子看了。
顺济庙香火旺盛,周遭自是成了一处热闹的市集。
两人也不急着回家,干脆寻了一处卖吃食的小店点上两碗卤面丶一碟醋肉和一碟菜粿饱餐一顿。
吃饱喝足,买了点儿稀奇的小玩意儿,两人踏上归途。
……
午後回到凤池镇,两人一齐去还了骡车後步行回家,半途正好碰上红姑领着阿生出去拜年回来。
“干爹干娘好!”又长大了一岁的阿生看起来稳重多了,走起路来四平八正,不似从前那样总是蹦蹦跳跳的。
“诶!”苏月娘笑着从篮子里掏出一包从顺济庙买来的新鲜吃食递给阿生,“晚上和你阿嬷来家里吃饭好不好?”
自己家里太冷清,阿生也喜欢热闹,“好啊好啊!一会儿我们带点儿菜过去!”
“你们两口子去哪玩了?看月娘一路笑过来,应该是玩得很开心吧?”红姑问道。
苏月娘,“阿山带我去顺济庙拜拜了!我们不仅摸了米龟,还留在那儿吃了一顿味道很不错的卤面!”
红姑闻言,皱眉看向许东山,“都跟你千叮咛万嘱咐这段时间要千万小心,你怎麽还胆子这麽大,带月娘去那麽远丶那麽挤的地方!”
许东山刚想张口替自己辩解,可苏月娘却已经拉着阿生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