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允许种咖啡的人先富起来免费 > 第四十七章 一些沉重的回忆(第1页)

第四十七章 一些沉重的回忆(第1页)

第四十七章一些沉重的回忆

1“是啡之地”——不在闹市区,也不临街,是“藏”在曲径幽巷中的一间社区咖啡馆。原木风门头质朴简约,唯一装饰来自二楼民居阳台野蛮生长的三角梅。花海如瀑布倾泻而下,木质招牌半遮半掩,走近了才能看清店名。天然形成的小巧思,营造出悄然偶遇的小惊喜。店门一侧铺了层青灰色碎石子,上墙是大大的玻璃窗,下墙延伸出一排原木条凳,随意散落着几只编织抱枕。没有“仅消费入座”的标识,任何人都可以在阳光里打盹,在飘荡出的音乐中神游。店内同样小而精美。後面是烘豆室,弥漫着浓郁迷人的咖啡香气。一扇门连接开放式吧台,分成浓缩咖啡吧台和手工滤泡式专区。没有悬挂咖啡杯,操作台上除了七把造型各异的手冲壶外,再没有摆放多馀的器具。客人可以坐在舒服简洁的吧台前,近距离观看一杯咖啡的制作过程。边喝咖啡,边和咖啡师聊天。店里的座椅不多,每一把都各有特色。牛角椅,温莎椅,半岛椅,扶手椅……或倚墙,或临窗,或置于角落,客人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下来,独自慢品。常用于店内装饰的画和花,“是啡之地”都没有。唯二的墙面装饰物,一副非名家书法,书有“衆缘和合”四字,和一排表面黑得发亮的竹筲箕。此时店里清闲无客,只有一男一女两位年轻的咖啡师。路东祁多看了两眼墙上装饰物,善于察言观色的女咖啡师立刻绕出吧台,来到他身边。经常为店里客人做讲解,咖啡师熟门熟路:“这是句佛偈,意指一颗咖啡豆要走过千山万水才能来到顾客的手里,是衆缘和合的结果。旁边这些竹簸箕是我们烘焙室用于冷却豆子的容器。使用时间久了,豆子油脂浸透进去,自然形成像漆器一样的沉厚光泽。”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意义深远,路东祁又望去墙上独具匠心的装饰物。“很用心的设计师。”咖啡师含笑:“设计师就是我们的店老板。”“他不在吗?”路东祁四顾着问。“他今天休息。”咖啡师彬彬有礼道,“抱歉我们店不提供扫码点单,你想喝什麽可以去吧台点。”路东祁选的位置…

1

“是啡之地”——不在闹市区,也不临街,是“藏”在曲径幽巷中的一间社区咖啡馆。

原木风门头质朴简约,唯一装饰来自二楼民居阳台野蛮生长的三角梅。

花海如瀑布倾泻而下,木质招牌半遮半掩,走近了才能看清店名。天然形成的小巧思,营造出悄然偶遇的小惊喜。

店门一侧铺了层青灰色碎石子,上墙是大大的玻璃窗,下墙延伸出一排原木条凳,随意散落着几只编织抱枕。

没有“仅消费入座”的标识,任何人都可以在阳光里打盹,在飘荡出的音乐中神游。

店内同样小而精美。

後面是烘豆室,弥漫着浓郁迷人的咖啡香气。一扇门连接开放式吧台,分成浓缩咖啡吧台和手工滤泡式专区。没有悬挂咖啡杯,操作台上除了七把造型各异的手冲壶外,再没有摆放多馀的器具。客人可以坐在舒服简洁的吧台前,近距离观看一杯咖啡的制作过程。边喝咖啡,边和咖啡师聊天。

店里的座椅不多,每一把都各有特色。

牛角椅,温莎椅,半岛椅,扶手椅……或倚墙,或临窗,或置于角落,客人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下来,独自慢品。

常用于店内装饰的画和花,“是啡之地”都没有。

唯二的墙面装饰物,一副非名家书法,书有“衆缘和合”四字,和一排表面黑得发亮的竹筲箕。

此时店里清闲无客,只有一男一女两位年轻的咖啡师。

路东祁多看了两眼墙上装饰物,善于察言观色的女咖啡师立刻绕出吧台,来到他身边。

经常为店里客人做讲解,咖啡师熟门熟路:“这是句佛偈,意指一颗咖啡豆要走过千山万水才能来到顾客的手里,是衆缘和合的结果。旁边这些竹簸箕是我们烘焙室用于冷却豆子的容器。使用时间久了,豆子油脂浸透进去,自然形成像漆器一样的沉厚光泽。”

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意义深远,路东祁又望去墙上独具匠心的装饰物。

“很用心的设计师。”

咖啡师含笑:“设计师就是我们的店老板。”

“他不在吗?”路东祁四顾着问。

“他今天休息。”咖啡师彬彬有礼道,“抱歉我们店不提供扫码点单,你想喝什麽可以去吧台点。”

路东祁选的位置临窗,窗外是坐在条凳上的周蒾,正低头讲电话。

他努努下巴:“我不太懂,我朋友会过去点。”

2

听的多,说的少,周蒾一通电话讲了许久。

五一临近,温慧收到高宗源信息,又提起她那条长空栈道的朋友圈,问要不要一起去华山徒步。温慧是昆明户籍辅警,在区政务中心坐窗口。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早忘了还有这回事。她自己没当真,曾经关系一般的高中同学倒上了心。

觉得高宗源实在古怪,温慧趁午休打给周蒾,仔仔细细分析起他的动机。

当局者迷,温慧思维很发散,却没一条说到点子上。

答应过高宗源保守秘密,周蒾几次压下提醒她的念头,全程默默聆听。

小石头的忌日快到了,不免担心温慧情绪有波动,比如此刻她就显得格外亢奋。

适时地打断,周蒾小心翼翼问:“你今年年假休了吗?要不要来庄园住几天?”

“没时间休,要准备考公。”情绪急转直下,温慧叹口气,声音沉了又沉,“再转不了正,我不是死在窗口,就是被我爸妈打死。”

像是突然电量耗尽,她匆匆道再见,兀自挂断电话。

周蒾攥着手机,目光紧紧追随一朵飘然掉落的三角梅。

清风徐来,三角梅刚落地又打着旋被吹到小巷对面,周蒾的目光也浮定在不远处的某点虚无……

3

高中时代的周蒾和温慧,都沉默寡言,也都是勤学刻苦的典范。

因为期中考成绩优异两人成为同桌。性格使然,相处半学期,她们的日常交流仅限于讨论难题。是同桌,不见得能成为朋友,两个同龄女孩并没有共同语言。温慧喜欢托着脑袋对着窗外天空发呆,周蒾则喜欢埋头刷题。

最深的交集,是一次物理课温慧突发心悸。

物理老师出了名的暴躁易怒,她极力忍耐和掩饰,仍没能逃过同桌的眼睛。周蒾当机立断举手,声称自己肚子痛要去厕所。老师一点头,她立刻拉起温慧冲出教室。逃掉大半节物理课,周蒾陪温慧在操场散步透气。事後老师追究,周蒾又坚称是她自己贪玩,硬拽住温慧不让她回教室。

之後,温慧只淡漠地对周蒾说了声谢谢。

周蒾也不是个好事的人,能感觉出同桌生病了,但从没追问过一字半字。

连温慧自己,也习惯了自欺欺人。

和小说里有着悲惨童年的主人公一比,温慧的原生家庭,可以说一点也不“原生”。

父母自小是邻居,成人後看对眼自由恋爱,卡着法定婚龄领的证。双方都是家里独苗,成长路径顺风顺水,多少带着些小孩心性。即使组建小家庭有了女儿,他们大开大合的脾气也没有收敛多少。

爱的时候,会当着女儿面腻腻歪歪,感情浓得化不开。为点小事爆发战争的时候,又跟仇人似的,乱砸东西恶语相向。情绪一上头就提离婚,次次把女儿叫到跟前,逼她做选择,到底跟妈还是跟爸。女儿吓得哇哇大哭,他们立刻又会和好如初,抱紧孩子互相道歉。

或许正因为女儿是他们爱的结晶,理所应该地,也成为他们化解争端的不二法宝。

小温慧消化不了父母时好时坏的情绪,压在心里时间久了积郁成疾。可切实存在的家庭温暖又令她感到矛盾。父母给了她吃穿不愁的安逸生活,她觉得自己没资格,也不应该生病,所以将一切归因于自己太敏感,太脆弱,太矫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