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趣味咖啡知识问答(中)
1第二轮,趣味知识抢答题。总共二十题,同样是每题十分。优先获得抢答权的队伍,如果答错,或者限时内没有回答,其他队伍可继续抢答。葫芦瓢抢答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伴随着经久不息的爆笑声,五支队伍展开激烈争夺。为营造紧张焦灼感,困困故意加快读题语速,题目也是难易交替。抢答的队员精力越集中,挨敲的队员越可怜。往往来不及做好准备就挨了一葫芦瓢,更来不及喊疼又迎来第二瓢。最惨的当属董六一。满家财带有报复性质的抢答,总能占尽先机。他每次痛到想还手,都会俱全大局逼自己强忍下来,然後飙着高音答题发泄心头恶气。得分节节攀升,胜利在望的满家财更来劲了,下手愈发迅猛,一抢一个准。董六一也像打了鸡血杀红了眼,题题命中。一对较劲反较出默契的活宝表现太神勇,其他几组偶尔捡漏还能答对一两题。唯独周蒾轻拿轻放一题没抢到,她和路东祁暂时得分垫底。“你倒是抢啊!”路东祁急得百爪挠心又帮不上忙,改拿话刺激周蒾,“你不是讨厌我嘛!你不是在我这个草包身上浪费了五年嘛!把你的负面情绪全部调动起来,我不信你一道题也抢不到!”送人头一样,他伏低腰,把自己脑袋戳到她眼皮子底下。周蒾情绪太稳定,一声不吭地用葫芦瓢把他脑袋又戳了回去。而且她没自己想象中那麽讨厌路东祁,更下不去手。隔壁遥遥领先的满家财膨胀了,敢和路东祁开玩笑了:“哥哥,你某谦虚嘎,我拜托你快点大展身手。”“第十题,请听题!”困困举着麦克风叫魂一样拽回尾巴翘上天的满家财,面对面站他跟前,大声念出题干,“用来装咖啡豆的包装纸袋,最早是为了装什麽而发明的?请抢答。”砰!快准狠的满家财又一次成功抢到答题权。他吹响得意的口哨,旁边队友大白天看见了星星。董六一痛苦地捂着头答:“花生。”困困原地不动:“第十一题,音乐家贝多芬每次冲煮一杯咖啡,会精确数出多少颗咖啡豆?请抢答。”尾音刚落敲击声起,时间抓得刚刚好,满家财的尾巴又快压不住了。痛到…
1
第二轮,趣味知识抢答题。
总共二十题,同样是每题十分。优先获得抢答权的队伍,如果答错,或者限时内没有回答,其他队伍可继续抢答。
葫芦瓢抢答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伴随着经久不息的爆笑声,五支队伍展开激烈争夺。
为营造紧张焦灼感,困困故意加快读题语速,题目也是难易交替。抢答的队员精力越集中,挨敲的队员越可怜。往往来不及做好准备就挨了一葫芦瓢,更来不及喊疼又迎来第二瓢。
最惨的当属董六一。
满家财带有报复性质的抢答,总能占尽先机。他每次痛到想还手,都会俱全大局逼自己强忍下来,然後飙着高音答题发泄心头恶气。得分节节攀升,胜利在望的满家财更来劲了,下手愈发迅猛,一抢一个准。董六一也像打了鸡血杀红了眼,题题命中。
一对较劲反较出默契的活宝表现太神勇,其他几组偶尔捡漏还能答对一两题。唯独周蒾轻拿轻放一题没抢到,她和路东祁暂时得分垫底。
“你倒是抢啊!”路东祁急得百爪挠心又帮不上忙,改拿话刺激周蒾,“你不是讨厌我嘛!你不是在我这个草包身上浪费了五年嘛!把你的负面情绪全部调动起来,我不信你一道题也抢不到!”
送人头一样,他伏低腰,把自己脑袋戳到她眼皮子底下。
周蒾情绪太稳定,一声不吭地用葫芦瓢把他脑袋又戳了回去。
而且她没自己想象中那麽讨厌路东祁,更下不去手。
隔壁遥遥领先的满家财膨胀了,敢和路东祁开玩笑了:“哥哥,你某谦虚嘎,我拜托你快点大展身手。”
“第十题,请听题!”困困举着麦克风叫魂一样拽回尾巴翘上天的满家财,面对面站他跟前,大声念出题干,“用来装咖啡豆的包装纸袋,最早是为了装什麽而发明的?请抢答。”
砰!
快准狠的满家财又一次成功抢到答题权。
他吹响得意的口哨,旁边队友大白天看见了星星。
董六一痛苦地捂着头答:“花生。”
困困原地不动:“第十一题,音乐家贝多芬每次冲煮一杯咖啡,会精确数出多少颗咖啡豆?请抢答。”
尾音刚落敲击声起,时间抓得刚刚好,满家财的尾巴又快压不住了。
痛到麻木的董六一活人微死,有气无力道:“六十颗。”
困困偏不信邪:“第十二——”
“等等。”始终没开过口的老林叔缓缓举高牌子,脸上没表情,声音也粗实,“听来听去全是外国呢题,你各能问点我们国家呢?”
他临时打断比赛不是故意为难困困,确实因为听不下去了。
“没问题。”题库丰富,困困快速浏览手中题卡,“第十四题,衆所周知保山有着名的潞江坝小粒咖啡,请问首株咖啡苗是哪一年由谁引入保山?”
和蠢蠢欲动的满家财大眼瞪小眼,困困提起一口气:“请抢答!”
手正热,满家财看也不用看,照样弹无虚发。
可这一次饱受摧残的队友没能再接再厉,这题他真不会,属于他书面知识的盲区。
董六一用功好学书没少看,但市面上咖啡科普书籍的作者多是外国从业者,且出版年代久远,少有涉及後来居上的云南咖啡。土生土长的保山孩子眼光放远于全世界,却不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董六一有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他不会,别的组更不会,场上场下所有人的视线不约而同聚焦在了周蒾身上。
机不可失,路东祁一把抓起周蒾的手敲响自己脑瓜:“快答!”
手腕被他牢牢攥着挣脱不开,周蒾慌了一下又很快镇定下来:“1952年,在已故爱国华侨梁金山的资助下,由云南农科院热经所将咖啡苗引入潞江坝进行试验性种植,并于1956年获得成功。”
提到热经所,她不自觉望向父亲周博平,那里曾是他工作的地方。这半年和热经所的叔叔阿姨频繁接触,周蒾听他们说起父亲不无钦佩有加。
云南咖啡种植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早年间,农技员们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走村串户普及咖啡种植知识,推广精细化种植。常常是这边村头咖农们正在听讲座,旁边山头的咖农却在大面积砍伐咖啡树,换种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如果不能取得咖农的充分信任,就无法帮助他们改变“豆贱伤农”的现状。于是周博平毅然放弃铁饭碗,扛起锄头进大山,成为了热经所和当地咖农之间的桥梁。
父亲的高度望尘莫及,她呢?做女儿的周蒾不禁想。
转瞬,缭绕的思绪就被骤然爆发的掌声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