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事儿,就是闹了个小乌龙。”
苏明丽笑着招呼周大妈坐下,拿出听诊器和血压计,“来,咱再量量血压,看看最近控制得怎么样。”
检查完,叮嘱了几句,又开了些调理的常用药。
周大妈收好药方起身准备走,忽然想起什么,又转回头看苏明丽:
“对了苏大夫,今天中午我去军区大门那边副食店打酱油,听见有人在跟门岗打听事儿。”
周大妈接着说:“是个男的,面生,口音好像也不是本地的。”
“逮着人就问认不认识卫生所姓苏的医生,还说有要紧事……”
她打量着苏明丽:“那人打听的……不会就是你吧?”
苏明丽正低头写病历,听到这话抬起头随口应了一声:“不知道,可能是吧?”
。。。。。。。。。。。
苏明丽没把周大妈的话太往心里去。
谁会特意来军区门口打听她一个小诊所医生?
大概率是以前在卫生所看过的熟悉病患,自己离职后想找人吧。
天色渐暗,北风卷着寒意,诊所里因为升起了炉火,所以很暖和。
又送走一个咳嗽不止的病人,诊所暂时空闲下来。
张小花从布包里摸出正在进行的毛线活,竹针上下穿梭,速度飞快。
苏明丽凑过去看,是小孩毛裤的裤腿,已经织了一小截。
“你手真巧。”苏明丽由衷赞叹。
她想起郭怀铮那件领口磨得起毛的旧毛衣,还有女儿灵灵冬天总喊着手冷……
“小花,这个难学吗?我也想试试,给我家男人和孩子织点东西。”
“不难不难!”张小花一听来了精神,放下手里的活计。
“你想学,我保管教会!想织啥?我这儿有针有线!”
她打开布包,里面好几种颜色毛线。
苏明丽选了团灰色的线,想着配郭怀铮那身军装正好。又给女儿选了红色。
“就这俩色吧。”
“行!”张小花找出两根粗细合适的竹针递给她:“先学起针,关键松紧要匀不然边儿该卷了。”
然后放慢动作,开始示范绕线、套圈的手势。
苏明丽接过来,可到了自己手里,那柔软的毛线怎么都不听使唤。
试了好几次,不是掉针就是滑脱。
张小花凑近来,手把手调整苏明丽的姿势:“你看,这根手指要这样轻轻带住线……”
教了好几遍,苏明丽总算歪歪扭扭起了十几针。
“行,先这样。”
张小花鼓励道,“然后学最简单的下针,也叫平针,你看,针这样插进去,线这么绕过来……”
苏明丽学得聚精会神,但还是磕磕绊绊,拆了好几次,才勉强织出两三行。
张小花在旁边看着,偶尔指点一句:“哎,这针漏了!”“线要从下面绕!”
等苏明丽手上的动作稍微顺畅点,张小花也继续织她的小毛裤,嘴里也开始闲不住:
“明丽你听说了没?三号院老李家,托人从BJ买了台牡丹牌的黑白电视,昨天刚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