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玉不敢堂而皇之接受这样的赞扬,连忙道:“对于修士来说,在意的从来不是走得有多快,而是走得有多远。”
李太虚点了点头,赞赏的神情更浓,紧接着有些疑惑地说道:“你的情况很怪异,好像已经达到天君境界,甚至已经触及合道的边缘,却又似乎离天君很远。”
谢小玉笑了笑,没有回答,他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
无论佛门、道门、魔门,还是妖、鬼、魔神,走的路都是同一条,一开始接触的是“法”,修练后开始接触“道”,日积月累,身体受到道的“侵蚀”开始变异,也就是和“道”产生共鸣,地仙、天仙、金仙的区别,就是共鸣的层次不同。
谢小玉却不是这样,《奇技妙法百篇》这部奇书里包含了对生命本源的描述,只不过留下这部书的人似乎力有未逮,没能够真正实现,他却做到了,加上他对妖文有着与众不同的研究,对“道”的认知也与众不同,这两个条件凑在一起,让他能够人为操纵这种共鸣。
正因为走的是快捷方式,谢小玉并没有经历过对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所以才有了现在这种状况。
“你不愿意说?我自己找答案。”
李太虚手腕一晃,手中顿时多了一根竹竿,他拿着竹竿的样子,就像拎着一杆长枪:“咱们交交手。”
谢小玉没兴趣找打,连忙后退一步,说道:“您在万年之前就已经是天下无敌的尊者,好意思和我打架?”突然,谢小玉注意到李太虚手中的竹竿,瞳孔猛地收紧,沉默了片刻,这才问道:“那片竹叶是您所发?”
“没错。”
李太虚笑了起来。
“那还比什么?我连你一招都接不下来。”
谢小玉越发有了推托的理由。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你的境界还没突破,蛟龙之躯也不完美,当然不是我的对手,但是现在你已经有了和我一较长短的实力。”
李太虚将竹竿的一端指着谢小玉,这是武者的礼法,这位道门第一高手念念不忘自己的武者身分。
谢小玉沉思片刻,终究不再推辞,虽然他知道肯定会挨揍,但他也想看看自己还差多少。
随着一声龙吟,谢小玉瞬间化为龙形,随即就隐没无踪。
“好高明的隐身法!”
李太虚赞道。
李太虚擅长的东西里不包括幻术,甚至他一直都觉得幻术是女人玩的东西。
虽然李太虚看不见谢小玉,不过他能感觉到谢小玉的存在,那是他的直觉。
每个人都有直觉,算不得什么特殊的法门,但是武者的直觉绝对比常人敏锐得多,在万年之前,就是直觉无数次救了李太虚的性命,当他成为道君的时候,这种直觉也化为一种“道”。
李太虚手中的竹竿微微一晃,瞬间递了出去,这一枪很突兀,根本没有起手,也没有过程。
就在李太虚刺出这一枪的同时,他心口的位置突然破开一道缝隙。
“有点意思。”
李太虚赞了一句,竹竿的末端已经挡在那里。
下一瞬间,李太虚后背的位置又破开一道缝隙。
李太虚手中的竹竿不停变换方位,格挡的同时也在反击,攻击的同时也在防御,手中的一根竹竿既是长枪也是盾牌。
谢小玉也是一样,每当竹竿刺过来,他的爪子不是已经挡在前面,就是身体突然消失了,而他的反击也会在同时出现。
两人出手都没有丝毫火气,全都平淡而直接。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一举一动都近乎于道,平凡中蕴含无穷奥妙。
两人都已经修练出本能反应,所以出手方式差不多,不过每个人的风格不同,表现也不同。
李太虚使着一根竹竿,完全施展开来,棍法不像棍法,枪法不像枪法,似乎很混乱,像是乱打,看上去很疯狂也很普通。
谢小玉则完全不同,他一直隐匿身形,只有攻击的刹那会露出一丝痕迹,但是他的手段五花八门,意念之刃、御剑之术……各种法阵层出不穷,全都是隔空而发,无视防御。
李太虚越打越起劲,他已经几千年没有活动过筋骨,因为根本找不到对手。
“有趣!有趣!”
李太虚双手一划,手中的竹竿瞬间幻化成无数,每一根竹竿都是真的,都有着无穷的威力。
如果第一次见识这招,谢小玉肯定会吃亏,好在他以前见识过,那片竹叶的攻击方式和这一样。
对付这招,本能反应没用,天机盘的预测能力也没用,闪开同样没用,只有两种办法可行——一种是和对方一样幻化万千,另外一种就是硬扛。
谢小玉没有前者那种能力,所以选择的是后者。
谢小玉浑身散发出金光,刺中他的竹竿贴着龙鳞滑了过去,就算偶尔刺破龙鳞,最后也被里面的那层玄武甲壳挡下来。
“好一副蛟龙之躯!”
李太虚不禁叹道。
为了显得公平,李太虚将力量压制到和谢小玉同样的层次,所以根本无法破开谢小玉的防御。
李太虚在乎的是交手,而不是胜负。
谢小玉没有说话,他打得很认真,不是防御和反击,更多的是揣摩李太虚的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