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安什么意思 > 39 布置(第4页)

39 布置(第4页)

这个世界上的长辈有两种,一种会说“我当年就是这麽过来的,有什麽不能忍的?”

另一种会说“我当年就是这麽过来的,不能再叫你这样了。”

沈皇後不愿做前者。

因此她无法对女儿说出那句“你不能”。

因此她在萧景明面前,能够毫无破绽地扮演出一个不知情的心碎母亲的模样。

因此在瑶贵妃被褫夺封号位份丶打入冷宫的第一时间,她便有了自己的反应和动作。

信上只交代了让江书祺和萧应婳发展势力,却没有若江书鸿被发现了,该如何去救她。萧应婳一心想着要在东南为她留好退路,却没有思虑周全,江书鸿要如何退至那里。

沈皇後阅历不是萧应婳能比的,她敏锐地察觉出一丝不对:江书鸿的计划里全是关于萧应婳该如何得势丶如何起兵,却并没有若自己被发现该怎麽办的部分。

她不是那样不周密的人。沈皇後知道以她的聪明,绝不会漏掉如此致命的情况,能把这种情况排除在计划之外,唯有一种可能。

她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若我遭遇不测”,不是她对兄长的恐吓,不是为给她哥哥的决心加码的说辞,而是这条命,她当真可以不要。

甚至于,这条命本就是她扶持萧应婳登基的一环。若不是痛失爱女和妹妹之仇,江家何至于死心塌地拥护一个公主的起兵?

也许江书鸿在萧景明的躯壳里时,那样大刀阔斧地改革,就没打算被萧景明放过;也因此,萧景明只进了雍和宫没多久,贵妃被废的消息就传了出来,想必她并没有挣扎。

江书鸿的心意不曾对人言说,但沈皇後读得懂:她宁肯鸣而死,不愿默而生。

沈皇後连手上的佛珠也不拈了,端坐着陷入了沉思,犹如一株枯木,久久没有动静。

这于萧应婳的图谋乃至于她们沈家的未来而言,都是一桩好事。成大事,必然是要有人流血牺牲的,如今有最合适的人甘愿赴死,她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那个人可以是江书鸿吗?

沈皇後无权替江书鸿做决策,可她能揣测女儿的心意。萧应婳是决心夺权不假,可她愿意踩着江书鸿的尸体,去够到那把龙椅吗?

她也有权替自己做决定。

江书鸿于沈皇後而言,是隔了一层关系的人,她是她女儿的挚友,也就是某某的某某,这样的关系原本是说不上亲近的。

然而她给她带来了太多不曾见过的风景。

她神色那样激动地劝说沈皇後,说萧应婳不应被困在後宅的方寸之间,说哪怕折翼也好过永远飞不出去,让她也不免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做过的梦。

在城门前送别萧应婳时,她紧紧握着沈皇後的手,明明同样是萧景明的手,却比前十馀年中任何一次都更温暖而有力量。

她仅仅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做出那麽多大事,把朝廷许多积弊的制度革了新,其决定之果决丶手腕之雷霆,在朝堂翻云覆雨的从容,正是幼时的沈婉林曾想成为的样子。

她使她明白,自己脑海中曾千万遍演绎的场景,不一定是痴人说梦。

沈皇後可以容许瑶贵妃把性命拱手让人,沈婉林可以坐视江书鸿的死吗?

她想她不能。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後,无子却稳坐後位多年,自有她的魄力。心下有了决定,沈婉林立刻吩咐了琼琚去拿纸笔。为写得快一些,她又取下了护甲,略一思索便提起笔来。

……

直到几日後被禁足,沈婉林才停止了这些时日的动作,然而她已十分满意。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只需要相信和静候。

只可惜皇帝这次禁足是动真格的,她和身边的宫人出不去,外头的消息也进不来。因此她并不知道,江书鸿那边的光景如何,在冷宫里是否仍旧安全。

冷宫中的江书鸿并不安全。

萧景明下了坤宁宫的禁足令,转头就准备处理江书鸿。他原想着留她一条命,让她亲眼目睹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以报前些日子对她的作为无能为力之仇。

然而如今,他觉得这女人留不得了。

淑妃事败後,即使留她一命,也未翻起什麽浪花;而江书鸿人在冷宫,之前留下的布置还将了他一军。

他的每一步都似在她的计算之内。萧景明终于不再把她当作自己的女人看待,而是作为一个敌人,一个很难对付的敌人。

斩草不除根,後患无穷。

萧景明亲自拟了圣旨,字字郑重:

“前贵妃江氏,承恩日久,本宜恪守妇道,上敬君父,下抚六宫。然其恃宠而骄,屡犯天威,言行僭越,有失妃德。更兼孕育龙嗣之时,违抗圣意,致皇嗣夭殇,罪孽深重。”

“朕念其旧日情分,未忍加诛,仅削其位,谪居冷宫,冀其悔悟。然江氏不思己过,反生怨怼,冥顽不灵,终难感化。”

“国法不可废,宫规不可渎。今赐沈氏鸩酒一壶,即日行刑,以正纲常。其母族江氏一门,削爵夺禄,流徙边疆,以儆效尤。”

江氏有没有心生怨怼不重要,他说有就是有。

旨意要传,鸩酒要送,萧景明自己也要到场。他要亲眼看她了结性命才能安心,况且终究是陪了自己好几年的女人,也该见最後一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