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四方来食夕禾完结了吗 > 5 隔墙有(第2页)

5 隔墙有(第2页)

当年读书时,何应悟便听说过许多记者前辈为了获取一线珍稀素材,深入战地丶黑工厂丶传销场所等危险地区,以生命为代价潜伏;又或是全程跟拍采访对象十馀年以上,只为産出一条优质的纪录片。

虽然开发餐厅不至于拼命,但这种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刻恰好能派上用场。

找准调查方向的何应悟重拾干劲,匆匆和谈嘉山打了个招呼,便兴冲冲跑了。

一顿饭菜的价格有高低,食材却不分贵贱。

因此,评审员们常常会把一座城市的菜市场,当作快速了解当地饮食文化的切入口。

何应悟拦了辆的士,直奔距离酒店最近的菜市场。

“小娃儿,你是外地人撒?车子刚发动,还没等何应悟进入采访状态,热情洋溢的出租车司机便主动搭上了话。

“是啊,来蜀省玩几天。”

“那你来我们桐垱镇算是来对咯!”

见乘客愿意接腔,本就健谈的司机更来劲了,眉飞色舞地推介起本地美食:“来桐垱镇必须要吃火锅子牛肉和冷吃兔!辣到了,就来上一碗富顺豆花,安逸得很!”

司机师傅给何应悟报了好几个地名,见对方都老老实实记在备忘录里,心里别提有多得意,“这些地方啊,是我们托儿车司机最爱去的馆子。别看环境一般,那味道不晓得比商场里的要好吃几多噢!”

几天下来,凭着张人畜无害丶老少通吃的脸,和一腔谈嘉山都嫌他起得比鸡早的热情,何应悟从市场商贩口里丶公园棋局的围观人群中丶下班族们下班後的聚集方向和被外卖员的电动车堵得水泄不通的巷子里,收获了足足半本的美食线索。

谈嘉山也没闲着。

他本来就是正儿八经干酒店管理和高级餐厅运营出身的,行业资源天南地北。

与几位打过交道的川菜店长搭上线後,他成功挖出几家只有桐垱本地老饕才舍得透露的宝藏餐馆。数量不多丶但胜在质量高。

双线并行丶交叉对比,约莫花了一个星期,两人终于筛选出四五家挑不出错处的餐厅。

其中,综合评分最高的,当属一家名为“宏发饭店”的餐馆。

桐垱镇的美食归属于川菜中的盐帮菜派系,它不仅沿袭了传统川菜善用辛辣丶麻香调料的传统,更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菜品中香丶辣丶鲜的复合风味。而宏发饭店,正是盐帮菜里的翘楚。

盐帮菜素有“一楼炒菜二楼香,三楼四楼全沾光”的本事。刚进饭店,带着小米辣味儿的滚烫热风便呼地全涌到门口,把刚拉开玻璃门的何应悟呛得连打了三四个喷嚏。

店面不大,同时烧着好几个竈眼的厨房就占了一半面积,留给客人的不到十张小桌。

好在两人来得早,不然就得和到晚一步的食客们一样,通通被发配到屋子外头的塑料棚里等待叫号。

厨房里,比手臂还长的炒勺与不断颠翻的单耳铁锅撞得哐哐响,食材快而不乱地沿着锅边滑进来。

烫足了锅气後,厨师们便拎着铁锅转个身,一勺一盘地将菜摇至杂工们刚摆好的空碟里。

吆喝一句“外头的菜炒好咯”,写单的大姐利落地抄起菜,轻车熟路地穿梭在拥挤的食客之间。

何应悟避开她,狼狈地接过谈嘉山递来的随身携带的湿巾。他一边擦被辣风熏出的眼泪,一边对收银台的女孩儿说:“妹妹,我们定了位置的,这次别让我们坐外头了哈。”

“行嘛!帅哥,赶紧点菜哈。现在有牛肉丶鸭子丶兔子丶腰肝儿丶蛇拐和克猫儿,一次性把菜点完,师傅们下班了就不好加菜哒!”

所谓“蛇拐”和“克猫儿”,其实就是青蛙肉,前者披黄皮,後者穿青皮,是桐垱常见食材。

但《四方来食》的审稿规则严格,严禁提报以保护动物为食材的餐品,也明确反对食用猫丶狗丶青蛙等动物。

谈嘉山熟门熟路地点了冷吃兔丶仔姜鸭丶干拌牛肉和腰肝合炒这几道菜,见何应悟被辣得眼泪汪汪丶实在可怜,同情心破天荒发作的谈嘉山又跑去隔壁端来一碗淋满红糖的凉虾,推到对方面前。

“啊嚏——”

把自己闷在纸巾里打喷嚏的何应悟擦擦发红的鼻头,闷声道谢。

凉虾里滴了些薄荷水,何应悟舀了一大口下去,才算把水龙头似的泪腺拧紧。

小餐馆讲究快节奏,为了提升翻台率,出菜速度极快。

等了不到半小时,刚从锅里盛出来丶还在碗里滋啦作响的几道菜便上齐了。

美味归美味,可川菜的辣度也是真吓人。

何应悟被辣到每吃一口菜丶就得伸着舌头用手扇个半天,等被辣椒你一拳我一脚扇肿的嘴唇缓过劲儿了,这才敢颤颤悠悠地夹第二块。

为了得知餐厅的真实出品水平,评审员们从不会提出诸如“免葱姜丶少辣”之类的个性化定制要求。

毕竟,要想成为评审员,基本素质就是得对常见食材不过敏丶无忌口。

“行了,你别吃了,尝过就好了。我看你头发都快被辣得竖起来了……”

谈嘉山看着在泪如雨下与嚎啕大哭这两种状态之间反复切换的何应悟,铁石心肠如他也有些不忍心。

只是向来不擅长关心人,安慰到嘴边还是硬生生转了个弯:“别把眼泪鼻涕喷碗里了,买根冰棍上一边儿玩去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