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洗谢谢,记得用柔顺剂。
。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我通过试用期考核啦!
「+3」:恭喜。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多亏谈老师你之前教得好嘿嘿嘿
「+3」:你自己努力。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对了,你是不是这周末才回来?等你出差回来我请你吃饭~
「+3」:今晚回。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等等,我还没发工资——
「+3」:我请你吃。
。
为了在短短三个月内全面开发学员们的味觉极限丶写作能力丶采访技巧以及僞装手段,那些得空回本部担任临时教官的资深评审员们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直训得学员们呼天抢地。
集训结束那天,三位学员几乎抱头痛哭。
以吐槽为主题的聚餐持续到凌晨,何应悟估摸着时间,和衆人打了声招呼後,便背起书包,提前开溜。
昆弥市的末班地铁也只运营到十点四十五,向来节俭的何应悟舍不得打的士,便在街边扫了辆共享电动车。
海埂大坝这一段,是前往机场的必经之路。
凌晨两点,属于人间的热闹早已褪尽,只剩夜色里静卧的西山丶扑腾着翅膀不知飞往何处的海鸥,以及渗着初冬孤冷的层层浪花。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既有湖泊的柔美婉顺,又涵盖了几分大海的刚劲骁悍。
在海浪上骑行了半个多小时,何应悟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他打了个哆嗦,甩掉周身在深夜里沾上的寒露,快步走进航站楼。
评审员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需要通过联络软件中的差旅板块进行购票与改签。
作为谈嘉山的组员,何应悟自然可以轻松查到他的订票信息。
从陇省金城飞回滇省昆弥市仅需两个小时,但由于连日暴雨,他等的这趟航班不出意外地晚点了。
在达到层等了将近三个钟头,何应悟才终于看见了谈嘉山推着旅行箱的疲惫身影。
“谈老师!”
正在低头打车的谈嘉山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此时正是昆弥市的凌晨六点,天色蒙蒙亮,城市却依然黢黑一片,谈嘉山的意识也仍旧停留在沉默逼仄的机舱中。
由于每次任务结束後都需要回昆弥市报道,以至于谈嘉山回长水机场比回自己家还要熟悉。
乏味与索然,是差旅路上最忠实的伴侣。
不同于充满冒险意味的旅途,上下飞机起点与终点,不过是坐标位置的变化,没什麽惊喜丶更谈不上期待。
他不像那些已有家室的评审员们,任务一结束,就匆忙搭上最早的航班,只为能与家人早些团聚。
无牵无挂的谈嘉山常常会选择在评审城市小憩几日,等状态恢复得差不多了,再踩着任务结束的最後节点返程。
但这一次,收到由自己亲手带入行的何应悟通过试用期转正考核的报喜消息时,初为人师的谈嘉山还是难得急切地买了最近的一趟航班,只为赶回来亲口道一声恭喜。
“这边——”
谈嘉山那半死不活的五感突然运转了起来,他像是突然才听见机场来去旅客的喧闹声,才闻到机场大厅里刺鼻的空气清新剂的味道。
他迟疑地往声源处望去,只见簇新的蛋青色晨光中有一道剪影从黑沉沉中隐现。
是何应悟。
谈嘉山肩头的困顿突然卸了下来,他的脚步也越发加快。
“早。”谈嘉山的心情颇好,他低头向三个月没见丶但笑起来依旧没心没肺的何应悟问候道。
“早!欢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