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明并没有和他一起出来,送他出宫的是官家身边的内侍省大押班宗瑞。
赵诚一言不发根本不和人说话,今晚的事情让他应接不暇,他需要回去想想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等人一走,官家就说:「叔父觉得这个小子如何?」
赵德明:「官家觉得他如何?」
「聪明有馀,勤奋不足。」
赵德明:「官家将人留在身边,观察些日子。对教导一二,也是可以成才的。」
上首的人咳嗽了两声,面色暗沉,但一双眼睛极为有神。
」咱们赵家子嗣不丰,堂兄就只有子恒这个独子,朕於心不忍。」
赵德明:「只要官家雄心不改,赵家子孙誓死效忠官家。」
上首的人:「既然叔父看上了他,朕就留他在身边带着,将来他继承您的香火,不能有赵士义的臭德性。」
赵德明微微松了口气。
第074章他不算武将
朝中过继的风波,没人知道是官家自己提的。
他太清楚自己的身体了,朝中的局面闹成这样,他目前最需要稳定。而他是人君,所以要把所有事情想在最前面,才不会让自己被动。
儿子去世伤心吗?肯定是伤心的,但儿子去世和国事比起来,又显得不那麽沉重了,他的雄心,准备了这麽多年。当年先帝驾崩在外,朝中内忧外患,他仓促登基,面对狼藉一片的朝政,和北面疯狂南下的辽金,他忍了这麽多年,就是为了振兴北方。他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所以将来的太子他来选,他自己培养。他自己生的儿子不也和自己反目成仇了吗?
赵德明最清楚,官家的身体也不如前两年康健了,他急需一个继承人,稳住局面,太子的去世,让他打击很大。
官家不喜太子是真,伤心也是真。为太子报仇是真,想过继赵吉也是真。
君王就是这样,欲望之下,没有私人感情。
天家无私事。
赵德明太清楚了,也看的太明白了。当年先帝驾崩就是他从北方回来当机立断拥护官家登基的,先帝是他的长兄,性情刚烈勇武,誓死要清北方边境,只是天不假年,暴毙在北方,他的遗志就是让子孙收复北方失地,将异族远远驱逐。
目前这个局面,已经不是他舍不舍得孙子问题了,而是着急必须过继出去,赵吉已经是官家最亲的血脉了,再远一支,就是赵士义那一支,但终究是远了。
赵吉过继出去,未来的子嗣,也不一定能回来。
他都知道。
他早年跟随先帝戎马,儿子也战死,赵家的子孙本就不兴旺,为国捐躯,天经地义,他都看淡了。唯有子孙香火,是惦念。
能让赵吉没了念想,让官家少了念想。所以他抢在官家开口之前,直言自己看上了赵诚,想过继在儿子膝下,将来晋王府就是赵诚的。
他用行动告诉官家,对赵吉绝没有其他的念想了。
君臣有时候就是这样,有敬重,有畏惧,有提防,也有互相体谅。
生在赵家,这是他从小就明白的道
赵诚出了宫门,没想到来复就在外候着,见他出来赶紧说:「大娘子担心您,特意让我们来接您。」
赵诚闷不做声,只管前面走,走了好久才回头问:「晚上有人来家里找我吗?」
来复觉得奇怪,摇头;「没有。」
赵诚气闷,这叫什麽事?我莫名其妙去见了一面能决定人生死的皇帝,我甚至没看清他长什麽样子,都算不上面试,只是被人打量了一顿就打发出来了。
他职业生涯十几年遇见无数问题,可以说他非常擅长处问题,但是今晚真被打的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