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书房内,茶水刚放至四五分凉。
秦钰从昭王殿下话语中听明白了顾大人的意思,稍加沉吟。
陆憬接着道:“元乐有言在先,并非是秦家姑娘不好,而是他们二人间差些缘分。”
其实前日在望云楼中,秦钰已隐隐看出了两分。顾大人对妹妹无意,之所以一直照顾妹妹,不单是因为当年的同窗之谊,也因为顾大人本身就是良善之人。他对妹妹并无别样的情愫,此事只是妹妹一厢情愿。
姻缘之事不可强求,陆憬道:“元乐也是一番好意。与齐国公府结亲对他而言有益无害,但他不愿秦家姑娘卷入侯府纷争。”
陆憬递了一封书案给秦钰,先前元乐与南安侯嫡女的旧事,他早就命人查得一清二楚。
秦钰阅罢,难怪母亲着急此事,想要嫁入宣平侯府的姑娘还真不少。
利弊权衡清楚,宣平侯府的後宅确乎不好相处。
秦钰对这桩婚事本也有犹疑,原本想着若顾大人真心爱护妹妹,那妹妹的付出还是值得的,他亦会在婚後帮扶他们。
但顾大人既体面地婉拒了此事,婚嫁本就是你情我愿,秦钰不会多介怀。
陆憬道:“除了元乐,京中你若是看中了哪户人家,本王皆可相助。”
“臣谢过殿下,多谢殿下费心。”
秦钰不无歉疚,本是两府的私事,竟将殿下卷了进来,为他们周旋。
好在事情告一段落,秦钰瞧淡然品茗的昭王殿下,不由想到些旁的无关紧要的细节。尤其他方才看昭王殿下说话的姿态,倒有些……有些?
秦钰实在形容不出来,不过当“正宫风范”四个字浮现在他脑海中时,他自己都笑了,觉得真该趁闲暇多读几本书。
他低头喝茶,思索回去该如何与妹妹和母亲交代。
……
孙敬送走齐国公世子後,又依昭王殿下的吩咐备了车驾。
陆憬新换了一身竹青织金的锦袍,记得元乐今日应当在惠文堂中当值。
事情既已办妥,他趁早告诉元乐,也省得元乐为这桩婚事忧心。
陆憬对这个见面的理由很是满意,命马车啓程。
惠文堂与贡院相隔了两条街,堂内为首的学政收到昭王殿下到访的消息,忙带了人出来相迎。
惠文堂虽是姚皇後颁懿旨兴办的女学,但因选址于宫外,後归礼部管辖。
尚书令大人到惠文堂一游,没什麽值得大惊小怪的。
陆憬无需浩浩荡荡一群人作陪,只在惠文堂中随意转转,命堂内官员各司其职便可。
惠文堂建构考究,虽不及贡院气派,但几处屋舍布局雅致,一栋一梁皆是精细。
陆憬由学政引路,惠文堂原来是间三进的院落,後因入学的世家女郎越来越多,便将旁边的一处院子也扩了进来。
陆憬驻足片刻,梁上雕绘极为出彩,又恰合惠文堂的学风。他随口一问才知,原来负责惠文堂扩建工事的官员恰是入工部一年的元乐。
他笑了笑,难怪会觉得熟悉。
回廊缦回曲折,几片黄叶点缀于小径,在初秋的晴日里别有一番风景。
“殿下,前头便是画斋了,午後是顾元乐顾大人授业。”
“好,你退下吧。”
陆憬独自穿过月洞门,循声立于廊下。
画斋中的四扇明窗开着,陆憬的目光为教坛前的清隽公子所牢牢吸引。
他一身青色的官服,面如冠玉,身形清瘦挺拔。他神色专注,语调耐心和煦,让人如沐春风。他举手投足间俱是自信从容,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陆憬不曾出声,只静静望着专心致志作画的人。
他的手修长漂亮,如玉一般精心雕琢。
意境悠远的山水在画卷上徐徐展开,示范完其中一段,他擡步下了教坛。
伴随着他的步伐,陆憬才发现画斋中整整齐齐坐了二三十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