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前任登基为帝之后免费阅读 > 45 帝位(第2页)

45 帝位(第2页)

他说起几件近来京都的大小事,有些顾宁熙知道的,便与他交谈几句。

何主簿又道:“你听说了吗,昭王殿下昨日好像回京了。”

“是吗?”

顾宁熙数了数日子,他去陇南还不到一月。

何主簿道:“我有好友在南直门当差,见到了昭王殿下率亲卫策马入京。”他感慨一句,“到底是昭王殿下,连办地方政务都能比旁人快上一倍。”

顾宁熙玩笑道:“你少说些闲话,你也能快不少。”

“这不是顾兄要听,我才讲的?”“

何主簿颇能自洽,午间休息时依旧孜孜不倦地打听着工部的消息,回来後热情地传给顾宁熙听。

“好像是周郎中新制出了一件犁具,尚书大人与侍郎大人都赞不绝口,已经同时拟了奏案,呈上去供陛下御览了。”

工部出了人才,也是两位长官慧眼识人,有荣与焉。

周郎中立下大功一件,外头已经有人围着提前道贺。

话题中的人物还是那副沉稳的模样,谦逊有加。

又有人说想看看周郎中发明的新犁具,他亦颇为慷慨,立刻便让长随拿了出来。

衆人传阅着,赞叹着,纷纷感慨于周郎中的巧思。

尚书大人与侍郎大人心情都不错,并未对此加以约束,由得下属们热热闹闹地学习。

等那份别具一格的图纸传了一圈到顾宁熙手中时,原本埋首于案牍的她倏忽停了一切动作。

大晋百姓耕种惯常用直辕犁,而这份图纸上的犁具,大胆地将直辕丶长辕改为曲辕丶短辕,与她连月来钻研的江东犁有七八分相似。

不,不单是相似,是在相仿中更胜过她的江东犁。

当初在京郊见到的江东犁,顾宁熙描摹下图纸,已对其改进不少。她一直想给江东犁再加一处机关,以便自如控制犁铧入土的深浅,从而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状况。然她试了数种办法,始终不得其法,翻遍工部的图册也没能找到太多思路。

而眼前的犁具,将困扰她数月的难题圆满解决。至于其他部件,与她的江东犁如出一辙,只在细节上稍有调整。

外间仍是喧闹的谈笑声,而顾宁熙的值房内一片寂静。

她索性将窗子推得更开,望向被衆人簇拥在中间的周郎中。

对方不经意间与她对上了视线,很快转开。

顾宁熙抓起图纸出了值房。

十馀步的距离,走入人群中,再擡眸时她已恢复了平静神色。

她开口,笑问道:“周大人的犁具独辟蹊径,您可是从古籍中得的想法?”

改直辕为曲辕,既大胆又创新,确实需要费些思路,她的问话不算稀奇。

周郎中不慌不忙:“的确如此,也算是机缘巧合。”

“不知是哪一本古书?”顾宁熙追问,“工部中可有,我正好借阅一二。”

她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周郎中却含糊其词,客气道:“翻的书太多了,我一时倒想不起来。顾主事见谅,容我回去找找。”

便有人捧道:“周郎中博览群书,吾等应多多向周郎中看齐才是。”

……

“都已经散职了,你怎麽还在这里出神?”

何主簿早就收拾好了物件,预备着回家用晚饭。

顾宁熙道:“手中图纸还差一处,晚些时候便回去。”

何主簿点点头,虽说同为世家子弟,但顾大人比他勤奋得多。

人家探花郎出身,样貌又好,偏生还比他更努力,合该比他官位更高。

他先行告辞,还贴心地带上了值房门。

顾宁熙看着自己如往常般杂乱的桌案,母亲说过她很多回,她的物件一向不收拾齐整。偏她振振有词:“又不耽误办差,我还觉得乱些画图更有思路。”

只要不丢什麽东西,她一般不会刻意翻找。

可同样,若是旁人动了什麽地方,她也很难察觉。

……

翌日昭王府内,孙敬已领人将三批地方土仪分拨清楚。

殿下此行带回来太多地方土産,除了送去宫中,还能赠些给别家府邸。

物件都不算贵重,论的就是一个新鲜稀罕。

孙敬一项项核对着殿下拟的府邸名录,破天荒地见到连淮王府都有,惊异之馀,又感慨着殿下办事越来越周全。这明面上的兄弟情还是要维护的,陛下见了也高兴。

不少勋贵府邸都在赠礼的名单上,孙敬瞧土仪中单独留出来的一份,笑着道:“殿下,这是给顾大人的?”

陆憬随意点头,各家府上都有,他总不能单独越过了元乐。

孙敬命人一份份包好,开始陆续送往各家府邸。

昭王府中仆从有序忙碌起来,陆憬不经意道:“那一份先留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