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孙敬看来,他家殿下天潢贵胄,龙章凤姿,文韬武略皆是万里挑一。其实殿下只要稍稍拿出待顾大人的三分耐心对其他姑娘,便足够让她们受宠若惊了。
陆憬:“……”
他不愿多言。
……
月色明净,顾宁熙在窗前作画。
烛光明亮,炭火和暖,顾宁熙润了墨笔。
白日里在梅园中,昭王殿下道园中景致甚好,可惜不能绘成画卷细赏。
顾宁熙听了,便许诺替昭王殿下作一幅画。殿下额外要求,只要空景便好,不许有游人;还有她在惠文堂授丹青时,不能教给女学生同样的画作,要独一无二的。
顾宁熙一一答应了,趁着几日闲暇,年前应该就能赠给昭王殿下。
孟夫人带侍女送了一盏甜羹来,她见女儿晚间换下的衣衫中,多了一块贵重玉佩。
“这是从何得来的?”孟夫人将那玉佩单独挑出。
她在烛火下细细一瞧,愈发察觉这玉佩绝非凡品。
顾宁熙一边作画,一边回道:“白日里与昭王殿下弈棋,他输了非要抵给我的。”
玉佩虽很是名贵,但想来昭王府中这等珍宝应当还有不少,对昭王殿下来说只算是寻常。
毕竟连画圣《江帆山水图》,他都能当生辰礼送了。
听闻是棋局的筹码,孟夫人稍稍安心些。其实按熙儿这个年纪,玉佩可不能随意收。若是郑重些,都能当定亲的信物了。
再有几日就过新年了,熙儿又长一岁。
顾宁熙无需擡眼,就知道母亲肯定在思量她的婚事。她与母亲前後促膝长谈过好几回,总算让母亲勉强接受她这两三年都不会婚嫁的事实。
好不容易过了一段清静日子,但孟夫人此番换了一个思路来问:“熙儿可有两情相悦之人?”
顾宁熙画笔不停:“母亲,我扮的可是男子,谁能和我两情相悦。”
姑娘她倒是招惹了不少,也不知秦滢现在走出来没有。
孟夫人不说话了,知道女儿在朝为官的苦衷。
过了一会儿,她忽而道:“那你呢,你自己可有喜欢的人?”
顾宁熙笔触稍停。
孟夫人坐到顾宁熙身旁,旁人不知道熙儿的身份,不会生出多馀念想。但熙儿自己却是清楚的,她一个姑娘家,时常与年龄相仿的平辈们相交,不知会不会有她觉得特殊的人。
“我……”
顾宁熙不答,孟夫人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
“选夫婿一定要慎重,不求家世如何贵重,但人品一定要好。且不能单看他一个人,还得考量他家中境况。”
孟夫人来了精神:“你身边的人中,我看像你表兄那样的就很好。铭轩孝顺,年纪轻轻就能撑起家中门庭。他对你又好,凡是你的事,他全部都上心。”
孟夫人越想越开心,铭轩已是五品的将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况且又是她母家,母亲和嫂嫂一向疼爱熙儿。尤其是嫂嫂,那般温和好相处的性子,谁给她作儿媳都不用担心被琢磨。既无婆媳间的矛盾,又没有妯娌间的不满,熙儿要是嫁过去,日子不知该有多舒心。
见母亲大有收不住话的架势,顾宁熙恰到好处地打断道:“母亲,那什麽样的是不好的?”
孟夫人想了想,像三郎那样的不必提,还有京都那些没有功名的纨绔子,想必她看不上的,熙儿也看不上。
当低头瞧见一旁的玉佩时,孟夫人补充道:“像昭王殿下那样的,我看也非良配。”
“为何?”顾宁熙停了手中笔。
孟夫人自有一番道理,关上房门,说什麽也无需忌讳。
她道:“昭王殿下出身太过显赫,谁家姑娘嫁了他都得矮上一截。你瞧近来陛下为昭王殿下选王妃,那天子对儿媳更是万般挑剔。”
孟夫人越说越顺:“况且昭王殿下家中是後母当家,偏心亲生子是人之常情。昭王殿下兄弟姊妹更是不少,光是年节的走动周旋就很是伤脑筋。”
虽说还不清楚昭王殿下的性情,但光凭以上这几点,孟夫人就觉得不妥。她的女儿,若是恢复了侯府嫡女的身份,那王妃也是能当得的。但皇家纵有泼天的荣华富贵,她也不想女儿去受这份罪。
她的女儿,能一辈子顺遂无忧丶自在安宁便好。嫁个简单些的人家,侯府也能为她撑腰。最好再嫁得近一些,熙儿可以时常回府看望。
顾宁熙默了许久:“母亲,您怎麽还挑拣上了?”
【作者有话说】
惨遭岳母大人嫌弃的小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