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是她四个月的俸禄,还好她有院子的租钱贴补。
既不曾离京,原本想要折了现银的小院便留了下来,照旧租赁给他人。
租钱表兄分文未取,顾宁熙便将他那一份用到了孟家。
虽说玉镯价格稍高,但顾宁熙可以接受。
她稍加思忖,越瞧那镯子越觉得舅母会喜欢。
舅母是五十整寿,寿礼当然要更体面。
打定主意,顾宁熙吩咐掌柜将桌子包起来。
掌柜含笑引她到柜前,顾宁熙尚未能来得及付银钱,店外闯入一道张扬的声音:“且慢。”
林杨大步踏入阁中,扫一眼那玉镯,看向顾宁熙似笑非笑。
他道:“这镯子我也瞧中了,多少银钱,开个价罢。”
掌柜忙解释道:“林大人,这镯子已有主。您若是想买一对玉镯,阁中还有——”
“就这一对合我眼缘,”林杨不客气地打断,“既未付账,买卖便不成。顾兄说是不是?”
他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无论这镯子多少钱,我出双倍。”
掌柜犯了难,他能在京都开这样一家珍宝铺子,身後自然有靠山。但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眼前二位出身皆不俗,他都不愿得罪。
若论先来後到,玉镯肯定是要给宣平侯府的顾大人。可宁国公府这位六郎君,实在不是善罢甘休的主啊。
顾宁熙望林杨面上神色,想也知道他八成又是从宁国公夫人那里要到了些家资,今日专来与她过不去。
她不愿为难瑾华阁的掌柜,道:“双倍价,那便让与林六郎罢。”
为这副镯子付出六十贯实在不值当,也就林杨这个冤大头乐意。
掌柜长舒口气,对顾宁熙心中感激。
“我家铺中还有其他翡翠镯。”他赶忙招呼夥计再取些饰物来,另有其他翡翠头面丶白玉镯云云,供顾宁熙挑选。
而林杨出了六十贯,还没有离去的意思。
顾宁熙挑了一会儿,似乎中意一支玉步摇。
林杨同样以双倍价抢先买下,斜眼看顾宁熙,打定主意不让她顺心。
顾宁熙也笑起来,问掌柜:“有没有更名贵些的?”
“有的,有的。”
掌柜眸中迸发出希望,亲自去捧了数件珍品来,都是因价高平日里少有人问津。
顾宁熙按了按价钱由低到高,一样样耐心问林杨:“价高者得,林兄似与我眼光相仿。不过君子不夺人所好,这件林兄可要双倍买下?”
林杨被她架起,碍于面子起初还应了一件。
他身後的小厮额头冒了汗,这些珍品单一件就价值不菲,若要双倍出,价高不提,也不值当啊。
好在他家六郎君很快清醒过来。
林杨并不是蠢人,心底已自圆其说。顾宁熙摆明是在整他,他何必上套。
他反将一军:“我都让与顾大人便是。”
他与顾宁铮相交,知道宣平侯府对小辈看管极严,银钱一项更是诸多限制。
顾宁铮有宣平侯夫人贴补,日子过得滋润。他顾宁熙能有什麽,单靠朝廷俸禄能攒多少?
林杨抱臂等着看顾宁熙的笑话,哪知对方轻松一笑,道:“那便都包起来罢。”
此话一出,连瑾华阁的掌柜都不敢相信,再三与顾宁熙确认。
顾宁熙笑道:“东西既专门拿出来了,也没有摆回去的道理。”
她打量过,这三样珍品的用料都是十足十的上乘,正价买不算吃亏。
顾宁熙轻描淡写吩咐掌柜算个总额,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九十三贯。如此大的一单生意,掌柜图吉利,主动降到一百八十八贯。
他本想等第二日去宣平侯府支钱,哪知顾大人道今日事今日毕。
在林杨不可置信的目光中,顾宁熙眼都未擡,便让身边小厮带人去钱庄取钱。
一来一回须费些工夫,掌柜开了上房,亲自沏了上等的龙井来。
顾宁熙笑着邀林杨同坐,好心对掌柜道:“也替林兄算一算帐罢。”
那掌柜何等机敏,更是生怕林六郎不认帐,同样的一盏龙井早就奉上。
算盘珠轻拨,虽说林六郎挑的东西不及顾大人,但因是双倍的银钱,加起来竟也有一百八十贯。
掌柜以退为进,陪笑道:“不如您照原价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