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百年前,这里还是叫朱家村的时候。
村里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雨水淹到脚踝,汇成小溪流夹带着泥土朝村外流去,淹没了大部分田地。
村长朱贵看着阴沉的天,忧心忡忡,今年的收成怕是不好。
农民看天吃饭,这庄稼就是他们一年的口粮,如果全毁了,明年朱家村只怕要多白事。
朱贵愁啊,但是没办法,只能每天带着村中的青壮到田里舀水,试图挽救地势高处的庄稼。
一天,依旧是大雨倾盆。
他弯着老腰在田里疏通被泥沙堵塞的水沟,累到腰疼,直起身子松散松散,一转身却被吓一跳,差点两腿一软双膝跪地。
一个柳木棺材无声无息地停在他旁边涨水的灌溉水渠上。
这棺材不知从何处冲刷过来,在水面上飘着,像是冲着朱贵而来,不再顺着水流往前走,只是撞击着田埂,瞧着都快把原先疏通的通道撞翻,重新堵上。
朱贵从刚才的惊吓中回过神来,猜测大概是村里哪个埋得浅的老人被大雨冲出来了。
“过来搭把手把棺材移开,疏水口又被堵了。”朱贵稳住声音道。
他虽也害怕,但想着这是村里的老人,村中如今情况危急,老人家应该不会怪罪。
田里的青年们惊慌失措,纷纷摆手不敢靠近。
最後朱贵的大孙朱有福和他的小夥伴朱大山将棺材小心地移到一处地势高的田垄上,免得积水把棺材泡坏了。
朱贵命大孙回村找各家户主前来认领,赶紧来人请回去重新厚葬。然而,没有一家认得这副棺材,他们村就没有哪户人家用柳木做棺材。
有一个陌生人不知何时埋在他们村里了!
事情越发诡异,在场的人都惊骇不已。
朱家村封闭,少有新鲜事,全村人得知这事,也顾不得外面大雨瓢泼,能跑的能走的男女老少都过来凑这个热闹。
也就在这时,距离朱家村最近的那处山体滑坡,泥石流毫无征兆地冲下来,将阻挡它奔袭的房屋树木一一冲平,一个不留。
站在田地上的村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被冲毁,都张大了嘴巴,深情又慌又惧,表情却有种劫後馀生的庆幸。
朱贵眼眶发红地看着泥石流,再看看安静躺在一边的柳木棺材,心领神会扑腾一下跪地,“神明保佑啊!”
若不是这副棺材,这会大家都在家中,泥石流一来跑都没机会,只有死路一条。
这是神明显灵救他们性命啊!
听见村长的话,村民们皆反应过来,跪地拜谢神明。
他们不敢轻慢这副棺材,将棺材擡进祠堂先行存放,并且意见一致地认为不管里面是谁,都应该继续埋在朱家村,接受他们的供奉,也继续保佑他们。
他们甚至等不及天晴,朱有福和朱大山便冒着山路坍塌的危险去县城请来德高望重的风水先生,为神明选择一块福地,挑选一个良辰吉日重新厚葬。
也是巧,重新入葬那天,天空放晴了,艳阳高照。
风水先生大喜,“好好供奉地仙,她会保佑你们的。”
也是这件事情之後,朱家村改名为抱仙村,埋葬着地仙的这一片群山,都叫抱仙山。
“可能是我们村人心诚,逢年过节都会祭祀,地仙也一直惦记着我们。那之後百年,我们村一直都是风调雨顺,哪怕是灾年我们村受的影响也比别处少。”
朱顺看着听得愣神的几个年轻人,笑说,“且那之後,我阿爸每次进山都能找到好东西,文斌他爷爷,也就是朱大山,破天荒成了我们村唯一一个秀才,全家都搬到城里去住,越过越好。我就想,一定是地仙感谢他们俩擡棺,给他们赐福了。”
老村长说这话时,眼中带着对地仙的无限敬意。
白苏低头沉思,听老村长描述,这地仙倒像是显灵救人。
白苏所熟知的地仙,一般是年轻女子不幸夭折,被家人择一福地厚葬,经过几百年的供养修养出灵识,继而可能得道成仙。
如果抱仙山里的地仙当真存在,又有抱仙村人如此虔诚的供奉,大概成仙之日不久。
“那个地仙,重新厚葬之前开过棺吗?”白苏问道。
修行中的地仙如果被开棺打扰,可能会有损修为,甚至滋生怨念,生出不好的邪祟。
老村长摇头,“听我阿爸说,风水先生强调过不能开,他们都是泥腿子,什麽都不懂,只能是风水先生怎麽说就怎麽做。”
白苏点头,“葬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