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在何处下葬的事被拖住了,康熙答应把一个阿哥的玉牒划到文珊名下的事也拖住了。
足足几个月过去康熙都没提起这事。
胤禛几人被康熙的拖字诀给整懵了,他们想过无数种可能性却独独没想到康熙会把这事按下不提。
反正当时康熙答应太皇太后的时候说的是容后再议。
自然是可以等到所谓的时机合适了再议。
但是虽然改玉牒的事被拖住胤禛几人没料到,但是康熙想把胤祥抱到别的宫里去养确是被他们给预料到了。
出了孝期以后康熙就开始宠幸后宫了,没过多久德妃和敏贵人就相继有孕了。
文珊不禁感叹德妃的体质真的是有点厉害,但是这样频繁的怀孕生子,中间还夹杂着孩子夭折也是挺不容易的。
这一胎就是鼎鼎有名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祯了。
后宫两位妃嫔有孕也冲散了因为太皇太后薨逝而带来的阴霾,加之前朝如今也一切顺遂康熙心情也好了不上,有一日见完朝臣之后突然有了兴致便带着马齐,明珠,索额图等人去了尚书房看皇子们读书。
大阿哥本来定下的是今年大婚但因为太皇太后薨逝要守三年国丧所以推迟了婚礼,加上前段时间暗中收受贿赂的事被康熙知道了禁足完之后便先不让他上朝听政了,说是让他重新好好读读圣贤书就又把他赶回来了尚书房,剩下的阿哥们一直到十阿哥都满了岁数在尚书房读书。
今日在尚书房讲学的是张英,见康熙带着一大串朝廷重臣们过来了赶忙和诸位皇子们一同行礼问安。
“不必多礼,都起来吧。”康熙随意地挥了挥手,走到上坐下:“朕今日带着这些个大臣们来看看你们如何读书,不必拘谨,张英啊,你继续讲你的。”
“是。”
太子私下也和索额图对视了一眼,索额图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今天没什么事,确实是皇上临时起意带着他们一帮大臣过来看看。
明珠和大阿哥目前的联系还都在底下,所以人前尤其是在康熙面前还是装不熟。
剩下的佟国维几人现在倒还真是哪边都没有下注,皇上正直壮年他们没有明珠心那么大现在就押宝下一任皇帝,家族里有没有女儿生育皇子所以他们干脆先做一个纯臣,只忠于康熙。
张英面色如常地拾起书,和往常一样开始授课,似乎真的没把坐在上的康熙还有边上杵着的那一溜朝廷重臣当回事。
但在开口之前却又被康熙给打断了。
“今天是讲到了《明史》?”康熙翻了翻桌子上放的那本明史,正好看到了靖难之役那一篇。
从康熙十八年开始康熙就任命翰林院学士徐元文监修开始整理明史,只是一直都没完工,所以这本明史也只是定稿的前半本。
张英拱手道:“是。”
“好,学明史好啊。”康熙拿起那本明史在诸人面前拍了拍,“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明史更能让你们知道明朝是怎么一步步失了民心最后亡朝灭国,而我们大清又是如何能一统天下收复中原的,这里头的学问大着呢。”
“皇阿玛说地是,儿臣们都觉得从中受益良多。”大阿哥见状连忙恭维了一句。
康熙把书撂下,看他一眼:“是吗?既然大阿哥有感,那就说说都从中读出什么道理来了。”
大阿哥虽然这里面有些飘飘然但是读书还算用功,康熙问地也不刁钻,当下就侃侃而谈起来。
“皇阿玛不是说让张师傅讲课吗,怎么又问起大哥史书了?”五阿哥压低声音在后头拉了拉胤禛的衣袖,和他吐槽。
他本就于这些史书典籍上不通,平常听了就犯困,上课也是能偷懒就偷懒,今天不巧碰上了康熙来查堂被迫得挺直腰板老实听讲让他难受地像身上有蚂蚁在爬一样。
胤禛低声说:“别出声,好好听着就是。”
他们两个说话间大阿哥已经答完了,显然今天康熙不是来给大阿哥为难的,所以也意思意思夸了几句,索额图等人也见风使舵夸奖了大阿哥一番。
大阿哥回答完康熙就又看向了太子。
“胤礽,你也来说说。”
这种程度的问题难不倒大阿哥更难不倒太子,讲地也是鞭辟入里很有些见解。
到这为止在座的众人还都以为今天只是康熙想要来炫耀炫耀自己的儿子们有多出色,直到胤禩突然被点名了。
越过了中间的胤禛,胤祺和胤祐,康熙直接把排在后头的胤禩提起来了。
第45章
胤禩觉得有些不对劲,敏锐地察觉到今天皇阿玛过来可能是冲着他们咸福宫来的。
但是目前还看不出什么端倪来,所以他也只能先规规矩矩地答了问,不算出挑也不算平庸。
康熙听地连连点头,对一旁的几个大臣说道:“朕这个八阿哥胤禩自小聪慧,学什么都是一点即通,除太子外朕最爱之,且为人恭顺谦和堪为诸皇子之表率。”
康熙的话一说完胤禩就感觉到大阿哥不满的目光投了过来。
胤禩也没搭理他,大哥就这个脾气跟个炮仗似地一点就炸,偏偏听话只听音,皇阿玛这明显的意有所图他都听不出来。
今日来的大臣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无一不是人精听康熙的话风就知道今日让他们过来看的主角就是八阿哥。
虽还摸不清皇上到底想干嘛,但是既然皇上都把八阿哥捧到了这个高度他们也只能随声夸赞了几句。
“皇阿玛谬赞了,几位兄长的学问品行都在儿臣之上。”
胤禩无奈只能找补一下。
康熙没回他又把胤禛叫了起来。
“胤禛,你来说,你和胤禩自小一起养在宣贵妃膝下,你对你这个八弟是如何看待的?”
胤禛能怎么看,康熙都已经把调子定下了他也不能反驳,只能说道:“诚如皇阿玛所言,八弟□□聪颖,天资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