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山里有个王子病施岁 > 170180(第13页)

170180(第13页)

她一筹莫展,正打算挤去外面找个人少的地方打电话给他,就被人从后面拎住后颈的衣服,提溜小鸡一样拎出去了。

“……”

不用回头也知道这捉鸡的手法只有许思睿干得出来。

他把她拎到后门外,往空地上一放,单手掐着腰,另一只手在脖颈侧边扇风,问她:“你还打算在这待吗?”

“不要了,人好多。”祝婴宁有点招架不住这种场合,“既然已经见到了邵彦君,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待吧。”

显然许思睿也对人多的场合敬谢不敏,闻言松了口气,见有新的粉丝从后门匆匆忙忙冲进酒吧里,怕她被人挤到,又把她往靠近自己的方向拉了拉,低头问她想去哪里。

由于靠得近,他说话时温热的唇息自上而下扑到了她的睫毛上,像一阵断续轻柔的风,她愣了愣,抬眼就是他近在咫尺的瑰丽的唇以及漆黑的瞳孔。原本想说刚刚坐车的时候看到这附近有条美食街,不如去那里逛逛的,却一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呆滞好几秒,才缓慢地将打好的草稿机械麻木地念了出来。

“行。”许思睿垂眸搜了下美食街的地址,转身带路。

虽然是工作日,但这个时间点,美食街的人比起刚才的酒吧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许思睿走在她斜后方的位置,时不时抬手替她挡一下人。

那种独处时诡异的局促感又冒出来了,祝婴宁边往嘴里塞东西边绞尽脑汁地找些没趣的话题。

谈到这几天的出差,她言语中多了几分真情实感的苦恼。

“你可以跟我详细说说。”他看着她的眼睛道。

“就是……”

她把这几天见了不同公司遇到的不同问题同他倾诉了,闻言,许思睿轻笑两声:“我提炼一下,你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法说服他们到你们村子本地开养殖场,对吧?”

“嗯。”她点点头。

“你要是想听我的意见,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平静地说,“凡事用数据说话——

用数据证明到你们那里开养殖场的必要性,就这样。”

“可是用哪种类型的数据?我们现在还没盈利,用效益肯定说服不了对方,如果只是给出预测的效益,估计他们也无法信服。这么大的企业了,各方各面都很成熟,怎么可能相信我们画的那几块大饼嘛。”她耷拉着眉毛,指甲在章鱼小丸子的外壳包装上胡乱抠来抠去。

这是她想问题时无意识的小动作,从高中带到现在,许思睿看得好笑,伸手解救出快被她抠烂的章鱼小丸子,用牙签挑了个完整的丸子递给她,随口说:“这就要靠你自己想了,你才是最了解这个项目的人。”

“……好吧。”她接过来咬了半口。

**

回到酒店时将近十一点,沈霏洗完了澡,正躺在被窝里玩手机,听到祝婴宁进来的动静,吃了一惊:“队长?我还以为你得凌晨才回来呢。”

“我怕回来太晚吵醒你。”祝婴宁蹲在行李箱前找衣服洗澡。

她走到卫生间洗浴,迅速冲完了澡,把卫生间收拾干净,又挤出牙膏刷牙。

沈霏就着她洗漱的水声继续玩消消乐,一局快要通关的时候,忽然看到祝婴宁嘴里含着泡沫从卫生间里跑了出来,瞪大眼睛,神色既激动又犹豫,含糊不清地对她说:“……我有了一个想法。”

她通关完毕,抬眼问:“什么想法?”

“你说……我们请农林专业的学生或者专家过来研究我们村那些猪的饮食结构怎么样?”她说这话时,眼睛里熠熠闪光,“只要能证明这些猪必须食用当地的植物才能长出这么鲜美的肉质,或者只要能证明当地的土壤含有这些猪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甚至只要能证明当地水土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比别的地方高也行,也许就能说服他们来当地办养殖场了。”

沈霏怔了几秒,垂头沉思:“……好像是个思路。”

用数据说话,不会有比这更好的数据了。

**

祝婴宁行动力惊人,出差完毕回到村庄,立刻就着手联络起了她本科期间做义工时合作过的农林专业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导师。

这些学生多半已经读研了,有各自的课题要忙,不过他们说这是个好项目,虽然他们本人没时间参加,但可以给她推荐他们仍在读本科的学弟学妹。白送的研究课题对本科生来说不要白不要,很快那边就组建出了一支队伍,约好1月上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抽空过来采样调查。

“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得知这个喜讯,温文旭激动得频频做抹泪状。

祝婴宁还以为他感慨的是他们这个项目有进展太不容易了,没想到他说:“我们这地方终于要迎来一些年轻鲜活的生命了,太不容易了!我要好好准备一下……对,对,我要吸取他们的朝气和阳气。”

“?”

她苦笑道,“你说得我们像三个老妖怪一样。”

不过温文旭说的也没错,生活在老龄化严重的山村,他们虽然不是这里最年轻的人,却是青壮年劳力里最年轻的,小到帮老年的阿公阿婆干体力活,大到慰问孤寡老人空缺的内心,不管是体力还是情绪,他们一直在源源不断供给村里的老人养分,如同土壤向树木的根系提供养料。

时间久了,心灵上的疲倦无可避免。回想起来,她不得不承认这几个月来与许思睿零星的几次接触就像下雨前鱼类跃出水面呼吸一样,是她奔忙的日子里难得的休憩,给了她跃出水面呼吸的缺口。

农林学院的学生到达当天,王胜举盛装出席,带着燕子和二柱一同出来迎接。

调查活动为期五天,村委会特意给大学生们配备了住宿空间,还给带队老师单独准备了一间房。

五天下来,只要忙完自己的工作,祝婴宁他们都会过去协助大学生们调查,向他们介绍村里的发展。年轻的大一大二学生活力满满,走到哪笑到哪,晚上还会拉他们一起玩桌游或者熄灯讲鬼故事。别说温文旭了,就连沈霏都背地里告诉她说“队长,我好像年轻了十岁”。

祝婴宁深有同感。

五天后,送别了这些前来考察的大学生,村里再度沉寂下来,她打扫着他们的住宿间,对前来帮忙的沈霏和温文旭说:“我们村需要更多年轻人。”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温文旭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嘛。唉……这政策我都会背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难我们也可以做到。”她向他们描绘未来蓝图,“等养殖场做起来了,我们就能顺势扶持当地电商发展了,到时一定会有年轻人愿意返乡的。村里的两委班子也需要新鲜血液,燕姐和柱哥好是好,就是做事儿缺乏激情,如果有年轻人加入带动他们,也许他们会更有干劲。相应的,他们也可以为年轻人提供经验。”

“好大一块饼,队长,你撑到我了。”温文旭摸了摸肚皮。

她笑:“你不相信我?”

午后阳光正好,将窗外残余的初雪映得波光粼粼,像湖面的反光。祝婴宁背光站着,面容成虚影,身周围绕着一圈细碎光芒,笑容也像镀着光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