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现在顾清歌的新歌《左手指月》正大杀四方,换做是以前的【忆江南】,哪轮得到丁大声这种货色来批判顾清歌?”
“江南老大都已经多久没有去黑顾清歌了,他现在就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歌机器!”
“都怪当初大家疯狂玩南子和歌子的梗,嘲讽江南大叔恰烂钱,现在好了,他一恰到底了。”
“所以说这张新专辑到底质量怎样,值不值得整张专辑打包购买?”
“肯定不值得吧,有那么两三抓耳的歌就不错了,现在【忆江南】已经失去初心了!”
……
很多乐迷在还没有听【忆江南】的这张专辑之前,对“他”这些歌的期待并不是很高,甚至还强烈怀疑他是不是又随便脸滚键盘写歌敷衍乐迷们了。
不过也有一些乐迷,对【忆江南】的才华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们哪怕是【忆江南】那些恰烂钱的网红歌,都依旧喜欢。
比如这位名叫樊雨良的乐迷,他是香江人,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平时的爱好就是听歌。
他是自从【忆江南】开始粤语歌之后,才入了这位独立音乐人的坑,那《富士山下》,可以说唱进了他的心里,从此他就粉上了这位传说中曾经在香江当道上大哥的音乐人。
樊雨良并不关注【忆江南】曾经和那什么顾清歌之间的八卦、梗之类的,他就只关注【忆江南】的作品,甚至就连【忆江南】写给其他歌手的作品,他也听。
以前他都并不喜欢粤语歌之外的歌,但是【忆江南】的那些华夏风、古风歌,成功俘获了他的心。
之前那《骁》中一些歌词就很有味道——我走过,漠北万丈孤烟长河落日圆。
【忆江南】还备注这歌这句歌词是化用了古诗《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使至塞上》是谁的诗?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上可没有王维……
这个问题,【忆江南】并没有回答,然后大家自然就默认这诗是“他”自己的作品了。
没想到【忆江南】也有这样的诗才!
谁说“他”在古诗词领域的才华不及顾清歌?
然而也有歌迷直接反驳,说【忆江南】的这个歌词灵感,怕是就是来源于顾清歌的那个诗词集吧,这《使至塞上》也是顾清歌的作品!
歌迷的这个说法一提出来,可把大伙逗乐了,觉得顾清歌的粉丝魔怔了,只要出现优秀的古诗词,就硬说它是顾清歌的作品。
而【忆江南】这种写古风歌、华夏风歌曲大放送的做法,也终于引起了很多人对“他”身份的质疑,大家越来越觉得,这个【忆江南】,不会就是顾清歌的马甲吧?
主要是现在【忆江南】他好像摊牌了、不装了,也不去强化自己的人设啥了,作风真的太像顾清歌本尊大号了!
《骁》这歌也是一男一女两位歌手的共同演唱,它是一开头就很抓耳的歌,而开头的部分,自然也成了抖音上很热门的bgm,那些喜欢拍古风短视频的抖音博主,就非常喜欢用这个bgm。
而这也是越来越多人怀疑【忆江南】身份的原因之一,毕竟这种随便搞歌,就在抖音上成网红歌的体质,实在太顾清歌了。
除了《骁》之外,樊雨良也很喜欢《缘分一道桥》,它开头直接把古诗都唱出来,旋律还相当好听,这实在太秀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另外,这歌在演绎上,实力女唱将覃玮玮引领了这歌的“秦腔”唱法。
怒音、喊唱、说唱信手拈来,她带着外人看来“扯着嗓子唱”的“秦腔”表现方式。
乐坛才子王立秦也努力往这方面靠,但毕竟男女音域有别,王立秦的假音使用频繁,倒也别添一番风味。
二者都是能唱、会唱、擅唱的老将,相互促进激,很容易就找到了流行与民俗相结合的平衡点。
这《缘分一道桥》算是让【忆江南】挽回了之前的不少口碑,但也进一步让人怀疑,“他”分明就是顾清歌的马甲啊!
这歌词真的太顾清歌了好吧,除了她之外,谁能直接信手拈来用原创古诗当歌词?
总而言之,现在【忆江南】这马甲已经在被揭露的边缘反复横跳了……
而这个时候,连试听都没试听,出于对【忆江南】的信任,直接购买了这张《十年》专辑的樊雨良,已经十分安静地听了起来。
他选择随机播放整张专辑,随机到的第一歌,正是——《那女孩对我说》。
第431章有亮点
樊雨良虽然对【忆江南】的才华相当有信心,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张专辑里随便一歌,就能打动他。
这还是一国语歌,对樊雨良这种粤语歌爱好者来说,它总归差点意思。
而且要知道,如今早就不是以前那种大专辑的时代了,很多歌手都倾向于直接单曲,而这其实也方便乐迷,如果喜欢这单曲,那就付费下载,不喜欢的话,就直接pass。
而以前那种一张专辑十歌的模式,总有一种捆绑销售的感觉,毕竟不能保证专辑中的每歌,都让听众们喜欢。
然而对不少歌手来说,出专辑其实代表着一种情怀,就好比网络作者的作络上大火,同样也希望实体出版一样。
樊雨良直接购买【忆江南】的整张专辑,心想哪怕专辑中有他没那么喜欢的歌,也无所谓了,他纯粹就是出于对【忆江南】的无脑支持,才这样做的。
此时,《那女孩对我说》的前奏终于响起,樊雨良安静地倾听,他觉得前奏的旋律还是非常悦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