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她现情况并不是她想的那样。
林冕是真的在认真做题,她写下的步骤堆满了卷面,监考老师没看清,不知道林冕是否做对了。
她走近林冕,还没看到题目,先看到的是那笔很漂亮的字。
清逸舒展,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舒服的卷面。
再看林冕写的步骤,不少公式已经脱离了高中教学的范围,这让还没看到题目的监考老师心里有数了,这名学生的物理底子很厚。
而且林冕的解题过程很严谨,这种程度是不会被扣分的,这是有备而来啊。
林冕的确是有备而来的,集训时,她就因为很喜欢应用出高中教学范围的物理公式让老师们很头疼,他们也研究过前两次比赛中林冕的答题情况,如果不是她写得很严谨,不一定能拿到满分的,尤其是她即将参加决赛,它的要求会更严格的。
可在短时间里去改变林冕的思维可能会抑制她的解题思路,要是弄巧成拙了那可就不好了。
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这是竞赛,是有评分规则的,他们要在规定范围内尽量让林冕做到不失分,不然没做错题却被扣分,也太可惜了。
为此他们针对林冕进行了特别培训,鼓励林冕尽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把解题过程写详细,尽量做到不会被扣分。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林冕可以做到迅答题的同时把步骤写得很详细。
在所有人都沉沦在解题苦海里,林冕率先挣脱,她在检查过一遍以后就起身交卷,在一群人见怪不怪但还是惊讶的眼神中离开考场。
这次出来以后,没有那个熟悉的身影等她了。
但过不了多久,她又会看到他的。
这样想着,林冕也没有多少伤春悲秋的愁绪。
她打开书包,翻出课本看起来,她在为期末考试做准备。
平时的考试可以不去,但期末考试不好跳,该看书复习的还得好好复习。
等试验操作考完,林冕揉了揉手腕,有种终于结束的幸福感。
她觉得这段时间她写得纸都快冒烟了,而这样的日子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
与此同时,改卷的老师们手也快冒烟了,因为颁奖时间是规定好的,所以他们只能加班加点改完。
这和平时照着答案改卷子不一样,有些学生的解题过程是跳出答案的,是用了全新的解题方法来做的。
而这就要求老师的知识面、见识都足够丰富,才不至于不好给分。
但这一届,还是出现了一个不好判分的存在。
赵萍分到的要改的题是第三大题,她工作得也算顺利,努力在花里胡哨的步骤里找到可以给分的点。
毕竟这一届出的题是真的难,为了分数好看一点,改卷老师的手会适当松一点。
这个没写出答案,但过程和标准答案上的大致相同,扣几分。
那个写出答案了,但没什么过程,让人不知道他是怎么答出来的,给一半的分。
物理就是这样一个学科,比起答案,过程对了分给的会更高,按步骤来给分。
如果不是这次要手松一点,那个只写对答案的学生是得不到一半的分的。
这样想着,赵萍叹了口气。
截止到目前,她改到的最好的分数也被扣了两分,没有一个人的答案能让她眼前一亮。
这样想着的赵萍不抱什么希望的翻开新的一张卷子改起来。
嗯?
看到上面写的第一步时赵萍就愣住了,伯努利方程来解的啊。
因为解题答案里基本都是用的高中所学的知识来解的,遇到这种纲的解题步骤,更需要谨慎些,给分不会那么松。
但随着赵萍看下去,每个步骤这个考生都写得很完美,找不到可以扣分的点。
于是赵萍打下了今天第一个满分。
她忍不住跟旁边人说道:“我这儿今天总算出来一个满分了,太不容易了。”
那个老师眼前一亮,附和她说道:“我这儿今天也有一个满分,用的范德瓦尔斯方程解题。”
赵萍愣了一下,那还挺巧,都是用纲解题方法得到的满分。
会是同一个人吗?
因为规定,看不了名字,赵萍只能放下好奇心继续改卷。
但直到改完卷子,拿到满分的也只有那一名考生。
赵萍以为自己只有在最后总结最佳解题的时候才能知道这名考生是谁。
但事实上,比她想得更早的,她知道了这名考生的名字。
林冕。
唯一拿到满分的学生。
有些过于不可思议了,没人会想到今年的物理竞赛会只出现一个满分,不过也是,这次考试的难度是近年来最难的一届。
同时大家得知在北城的预赛和复赛里,林冕也拿到了满分。
“这算是小三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