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皇帝也后悔过,可那时的后悔,说到底没伤筋动骨,就算当时后悔,事后于皇帝而言,不亚于好了伤疤忘了疼,转瞬即逝。
可眼下,真真切切没了血脉,皇帝才觉伤及肺腑。
只怕他驾崩那日,进了坟墓,这悔意都要永远伴随着他,叫他闭不上眼。
“你说朕是不是当真老糊涂了?”
皇帝红着眼,眼中满是懊悔和痛惜。
“都说人越老越糊涂,朕从前总是不信,自诩自己永远都会是明君。
如今才现,朕原来也不是例外。”
皇帝颓然倒在龙椅上,眼中一片荒芜,空洞洞望着殿外,满是悔意。
老太监连忙跪着,匍匐在地上,第一字都不敢说。
陛下能评判自己,但他算什么东西,若真应声,那便是僭越。
更何况在他看来,陛下不止是老糊涂了。
更多的还是不知足。
就跟普通百姓,有了千钱想万钱一样。
帝王亦是如此。
没有儿子时,做梦都想有个儿子。
有了儿子后,又开始想要更多孙子。
孟明姝就算再好,并非皇帝预期的那般不堪,皇帝也依然不会看她顺眼。
因为一个女子,总生不过几十个女子。
这是人性,永不知足。
只要是人就不能免俗,帝王也不例外。
其实换成任何一个帝王,或许都会同陛下一样的做法。
只是可惜,命运弄人。
明明陛下已经妥协,太子妃眼看着日后一片坦途,如今又出了事。
皇帝自言自语,更觉天意弄人:
“朕折腾这么久,所求只不过子嗣二字……”
结果最想要的孙子,却被折腾没了。
这叫皇帝如何接受。
若是早知道是今日这般结果,不如不折腾。
皇帝悔恨不已,只要想到孙子,甚至连萧衍都有些怨上了。
“若是衍儿早些告诉朕,孟明姝有孕在身,朕早早便会将人接回来。”
“不至于是眼下这般局面。”
老太监此时才开口:
“陛下,想来是太子殿下也未曾想到,陛下会真的成全。”
太子不相信陛下会妥协,更不相信皇帝会有什么慈父之心。
或许太子只以为,说出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改变不了皇帝最终的想法。
不如他自己和皇帝抗争到底。
太子更不知道,宫中最精锐的暗卫竟会如此懈怠。
那么多暗卫守在山上,竟叫刺客神不知鬼不觉进了院子……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
这二人的隔阂,或者说今日的祸根。
早在十几年前,陛下当着殿下处死先皇后时,就已经埋下了。
皇帝也想到了这一层。
纵使不愿意承认,他也清楚,怪不了任何人,要怪只能怪他自己。
若非当时他那般坚决不肯接受孟明姝,今日这一切就不会生。
“把崔辙和江遇叫来!”
皇帝纵使心中难受万分,可此刻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处理后续。
崔辙和江遇来的很快。
“你二人分别带禁卫暗中搜查太子妃母女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