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福宝,平时想吃肉喝汤都得等到过年,一来看,回去就闹着要吃鸡肉,惹得蒋老太站在院子里骂了半个小时。最终,老蒋家的鸡还是没保住,给杀了。谁让要吃鸡肉的是福宝呢,老俩口的心头宝,亏待谁都舍不得亏待她啊。……九月份悄然而至,秋收开始。炎炎烈日悬挂天边,大地成了个蒸笼,蒸的人眼冒金星。但,村里人不会停歇,上到六七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童,纷纷下地,抢收稻穗。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场雨,那他们一年的辛苦全泡汤了,公粮交不上,家家户户更别想分粮食,那明年怎么办?天没亮,长渊就被蒋二柱从床上提起来,扔在背上,提着水壶,和杨小翠一起去上工。到地里,长渊也醒了,看着昏暗的天,地里模糊的黑影已经开始劳作。他今天的任务是捡麦穗,没多会儿,村里的娃都来了,每人身上都有个布兜。他们捡的麦穗是不用上交的,可以带回家。一天下来,长渊被晒黑了一个度,但他挺开心的。晚上,杨小翠把他捡的麦穗装进一个小筐里,说:“等忙完了,娘给你做面疙瘩吃。”这一忙就是大半个月,每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虽然累,但大家心里都是开心的,收获的粮食保证了他们明年不用挨饿。秋收一完,蒋二柱就带着长渊去公社小学报名。年代文里的炮灰7踏进教室时,长渊懵了,这是学校?教室里拢共才十几个人,一到五年级全在这里,小到三岁,大到十几岁,有的孩子还背了一个奶娃娃,一个娃哭其他娃立马也跟着哭。唯一的一个老师,课余时间还要帮着哄孩子。一时间,魔音贯耳,此起彼伏,络绎不绝。长渊:“……”突然有点不想读了。最终,他还是坐在了教室里,摇摇晃晃随时感觉要散架的板凳让他不敢放松,手里捧着一本书页泛黄的语文书,不知用过多久。课桌?没有的。连这几个破旧的板凳都是几个村一起凑的,时下的风气对读书人并不友好,也让绝大多数人认为读书没用。尤其是农村,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还不如下地干活,能填饱肚子。现在,谁家壮劳力多,谁走路都大气些。自此之后,长渊就成了一名学生。………………1978年一晃,七年过去,长渊初中毕业,下半年就要进入高中。如今的长渊已经是少年模样,十五岁的年纪,身姿挺拔,高出同龄人一截,同蒋二柱越长越像。去年,高考恢复,引起全国轰动。原先不想他浪费时间读书的杨小翠,现在天天催着他看书,就指着他考个大学,以后好分配工作,稳稳当当过一辈子。他刚到家,就被杨小翠拦下,急吼吼问:“录上没有?”长渊从斜挎书包里掏出通知书,递给她,有些无奈的说:“你儿子可是全校第一,怎么可能录不上。”杨小翠跟着长渊识了几个字,拿着通知书翻来覆去的看,脸上喜不胜收。“你快去休息,娘晚上给你做好吃的,等你爹回来得高兴死。”说着,她捧着通知书进屋放好,又转身去了厨房。分家头年,他们就从老蒋家搬出来,为了修建房子,当时拉了一屁股饥荒,最初几年日子过得困难,和老屋那边关系也不好。常言说得好,远香近臭。时间一久,老屋那边想开了,开始和他们走动,关系就不远不近的处着。值得一提的是,老屋那边还没分家,天天上演全武行,热闹的很。长渊放下斜挎包,刚洗完脸,蒋老爹就来了。站在门口喊:“二柱!二柱!”杨小翠出去,问:“爹,啥事?二柱出去了。”蒋老爹严肃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一丝笑意,说:“晚上来家里吃饭,福宝考上初中了,你们娘说一家人热闹热闹。”闻言,杨小翠脸上的笑意淡去,干巴巴的回:“是么,那可是大喜事,晚上我们过来。”等蒋老爹一走,她脸上的情绪彻底散去,还带有几分凶。蒋二柱一回来,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他悄声问长渊。“你没考上?”长渊无语,这什么破爹!“考上了。”尾音拖的老长。蒋二柱更一头雾水,疑惑道:“那你娘黑着脸作啥?”“爷喊晚上回老屋吃饭,说是福宝考上了初中。”得知原因,蒋二柱径直回了屋。没多会儿,长渊就听里面两口子喊了起来。“蒋二柱!福宝她有爹有娘,要上学也轮不到俺们操心,待会儿不管你爹娘说啥,你都不准同意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