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则的姑母是孝仁宗的妻,先贞顺皇后,太孙萧序嫡亲的皇祖母。
先贞顺皇后在还时太子妃时,曾大力劝谏先帝鼓励寡妇再嫁,鼓励女子遇到夫家迫害时合离,废除贞节牌坊。
先帝十分疼爱看重先贞顺皇后,一一应允。
今上孝仁宗天生体弱,登基后常觉力有不逮,政事大多决于先贞顺皇后。
先贞顺皇后进一步落实了相关的律法。
大萧如今风气开放,女子能抛头露面地挣钱养家,甚至,白前能叫霍幼安给她牵驴子而不受人诟病,先贞顺皇后功不可没。
可现在,在先贞顺皇后崩逝后的第十年,大萧又要出现贞洁牌坊了。
“当日御前,许状元应对得当,风采过人。
皇上问过他的身世后,说了一句,其母当赐贞节牌坊。
只皇上说过之后,并未再提起。
我估摸着皇上是在等许状元有所建树,毕竟许状元初入官场,不好嘉奖太过”。
宋正则眼都红了,“不行,我要回去问我爹去!”
唐知味好笑拉住他,“圣上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影子都没。
你回去问承恩侯做什么?是要承恩侯进宫质问皇上怎么当众讲错话吗?”
宋正则呆住,唐知味循循善诱,“宋世子,你回去问承恩侯又有什么用?
不如跟我一起抓住许远程的小尾巴!
到时候,皇上就算真的要赐一座贞节牌坊给他,他也接不住!”
宋正则狠狠一捏拳头,“你说得对!要我做什么,你单管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知味就满意地笑了,如此地单纯好骗,真的是先贞顺皇后的亲侄子吗?
……
……
一如大多数世家,许氏一族也只有嫡支在京城,其他大多留守老家,还有部分散落于大萧各地。
这一代许氏嫡支的家主官居兵部尚书。
唐知味的假期还有十天,休假结束后,他入职兵部侍郎,顶头上司就是许氏家主。
宋正则回去跟他祖母撒娇耍赖,折腾了半天,终于打听到了关键切入点——
许尚书续娶的夫人身子柔弱,嫁入许家五年仍无所出!
唐知味遂提出想请白前去许府,为许夫人看诊。
白前指了指有间医庐门口的木牌——小病不取诊金、疑难杂症三千、阎王手中抢人五千,出诊一次一千。
按许夫人这个情况,又是出诊,需要四千两。
四千两,庞大到唐知味再“不干好事”一次,也还缺一千两的数字。
贫穷的唐侍郎十分淡定地看向宋正则,还好他用一座贞洁牌坊请到了个冤大头。
宋正则一拍心口,“诊金不是问题!听祖母说,许夫人的情况应该很严重,说不定出诊一次根本不够。
白神医你单管去,正好有间医庐的铺子给你做诊金!”
铁帽子胡同位置最好的铺子,有钱都买不到。
阔气的宋世子说给就给,还给得迫不及待,生怕人家不要,还巴巴地冠上了“诊金”的名头。
唐知味深思地上下打量,这厮真的是先贞顺皇后的亲侄子?
不会是承恩侯府抱错了吧?
白前粲然笑了起来,大大的猫儿眼弯成了一双月牙,比普通人暖上几个色调的瞳孔星芒点点。
阔气又豪气地拍着自己小胸脯的宋世子顿时红了脸,呐呐开口,“白神医,这铺子,还,还值点钱的,能抵得上诊金的”。
白前笑吟吟点头,“我知道,宋世子放心,我这就去许府给许夫人看病”。
宋正则红着脸呐呐嗯了一声,然后眼巴巴地目送着唐知味带着萧软软和白前一径往许府而去。
那孤寂渐小的身影绝对堪称做好事不留名、不出头的典范。
新官上任,自古以来便有先拜遏上峰的规矩,唐知味此去倒是赶得恰恰好。
从高中状元到现在,不过短短六年时间,唐知味便爬到了兵部侍郎的位子,肉眼可见地简在帝心。
许尚书虽则出身许氏,位高权重,也不敢轻忽唐知味这样的后起之秀。
因着唐知味年轻,特意令自己的两个儿子和许远程都请了休,招待唐知味。
喜欢重生医庐纪事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医庐纪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