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在古代奔小康 > 二百个篮子(第1页)

二百个篮子(第1页)

二百个篮子

“昨日进山有有运道,发现了这重瓣的红色山茶花,夫人小姐们看,又漂亮又喜气!”沈宁羽热情的推荐自己的花枝,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带着两个小姑娘围着他的竹筐挑拣。

两个姑娘看起来很喜欢,一人挑了两枝,那妇人还去看赵绣娘拎着的小花篮。

今日李俊林进山打柴去了,快入秋了,两家都得多存些木柴,赵绣娘下午才要做明日要卖的米花糖,因此也背了竹筐随着沈宁羽进县城来了。

“这小花篮倒是有趣,多少钱。”

赵绣娘忙把手里的小花篮递过去给那妇人看:“十文钱。”

“这手艺倒是不错。”她仔细看了看,想了想对着两人问:“这花篮可能再做小些?”

“自是可以的,夫人想要多小的,说给我,我回家做了下次进城便给夫人带来。”沈宁羽笑着道。

那妇人也是笑眯眯的模样,说话也爽利:“我家里是做点心铺子的,这不是马上要重阳节了,我看你这小花篮再做小点给我家装重阳糕倒是合适。”

沈宁羽和赵绣娘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高兴。

沈宁羽想了想,问道:“不知道夫人怎麽称呼?”

那妇人道:“我夫家姓齐。”

沈宁羽冲着她拱了拱手,收了些笑意,眸子里多了些认真:“齐夫人,不知您想要多小的,款式想要什麽样的。”

齐夫人见他郑重,心里多了几分欣赏,用手大概比划了下:“左右就是装一两包糕点,我看着比你现在的小上两圈也就差不多了。款式麽,就你现在的就很不错了。”

沈宁羽想了想,道:“不如我今日回去做出几个样子来,明日带来您来挑一挑。”

“那倒是好,我家铺子在巷子头上街边第二家,就叫齐家糕饼铺。”

这是县里一家老点心铺子了,“我晓得了,谢夫人关照生意。”又伸手拿了一个篮子递给好奇看着他们交谈的小姑娘,“这两个小篮子送给两位小姐玩,回去装些花草放些针线什麽的,都很轻巧的。”

齐夫人笑意更甚,并未推托,只又让两个小姑娘挑着买了十几枝栀子花,说是拿回家给老太太熏屋子。

待人走了,沈宁羽呲着大牙,对赵绣娘道:“今日我们早点回去,把花篮做精细些。”

赵绣娘重重点了下头。

第二日,日头还未冒出来,沈宁羽便和李俊林背着背篓出门去了。

赵绣娘起来便开始收拾院子洗衣服喂兔子,本来翠翠和圆圆已经帮着家里干这些活了,可是昨天沈宁羽编花篮,孩子们都要在旁凑热闹,这便都睡得晚了,今日都在屋里赖床。

赵绣娘做好了早食,自己也吃了些,便把两个大孩子叫起来,嘱咐要在家好好呆着看好弟弟妹妹,又拜托了隔壁李杏花帮忙看顾些孩子,便也挑着米花糖出门了。沈宁羽他们今日去县里不仅要卖花卖菜,还要谈花篮的生意她上午只在附近村里卖,到饭点还要回来给孩子们做饭的。

“绣娘婶子,这麽早就出门了?”路上碰见村里人总要说上一两句闲话。

“晌午还要回来给孩子们做饭,可不是得早点。”赵绣娘也笑着回几句。

“你家这日子过的可是红火了。”那妇人笑道。

“家里地少,孩子又多,可不是得卖苦力麽。你先忙着,我赶紧去走几个村子去。”几句话的功夫,赵绣娘只脚步微缓,便走了。

待她走远了,妇人扭头和别人闲话:“这绣娘婶子现在可是爱说笑多了。”

“可说不是呢,现在见人就是笑摸样。之前天天家里地里的干活,遇见人都不擡头的,我跟你说,我刚嫁过来好几年愣不知道她长啥样。”

“怕不是光绣娘婶子不擡头的原因,你刚嫁过来那几年出门都遛墙走,俩人可不是看不见对方麽哈哈。”

“我那不是新媳妇害臊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