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的两个孩子一起带到了府城,黄家没了大人,留他们俩在镇上根本活不了。
这一路看下来俩孩子也算听话,不过多两双筷子的事,等他们大一点愿意离开就离开,不愿意离开留在身边当随从。
王瑛抱起儿子,询问几个孩子道:“你们困不困?”
四个孩子站起身给王瑛问安,“不困,郎君我们陪着少爷就好,您去休息吧。”
“这一路你们也辛苦了,进去睡觉吧。”
几个孩子对视一眼,乖乖的进屋休息,王瑛抱着孩子去了李氏屋里,躺在旁边的罗汉床上眯了一觉。
这一觉睡了两个时辰,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
王瑛赶紧把元宝交给婆母,自己则带着陈伯叫上驿馆的小厮一起去了牙行。
牙行离着驿馆不算近,步行了半个时辰才到,门口挂着一个木匾。
小厮道:“这里就是是官家牙行了,里面无论是买房还是买奴都能直接签契,就是价格比较贵,但是胜在安全可靠。外头还有私人开设的牙行,里面的水太深,郎君初来乍到最好不要进去,不然怕会人财两空。”
如果没有明白人引路,他们还真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
“多谢小兄弟!”
“郎君快进去吧,我在这等着你们。”小厮也是看他们是官员的亲眷才帮忙的,若是寻常人他才懒得引路。
王瑛和陈伯走进去,一个年长的哥儿跟二人打了声招呼,“二位客官是买仆人还是买田地?”
“想看看房子。”
“跟我来吧。”
那哥儿衣着样式简单,但布料却不便宜,眉宇间也没有乡下哥儿的怯懦和卑微,从容的带人二人走进大堂。
“墙上挂着的都是往外急出的宅院,价格也标注在上面,二位认得字吧?”
王瑛点点头仔细看起来。
古人倒也有古人的智慧,虽然没有现代的楼盘,但图纸画的非常工整,标注了每栋院子的大小方位,地里位置和周边建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座院子的优缺点。
一排房子看完,王瑛直咋舌,府城的房价可比县城贵的太多了!
一栋两进的小院子就要一千六七百两银子,三进的院子最便宜也要三千七八百两,手里这点钱根本不够用的。
王瑛犹豫道:“有没有能租的院子?”
“有,这边几个院子都能租,不过最少一年起租,还要留押金。”
王瑛看着他指的那几间院子,刚好有一个是刚才看中的,小三进的院子,地里位置也不错,出门走一段路就是正阳街。
这条街算是府城的商业街,卖什麽东西的都有,交通便利环境也不错。
“这间院子租的话一年多少钱?”
“三百两,还要额外押一百两银子的押金。”
价格可不便宜,不过还在王瑛承受的范围内,等安置下来将试验田里的粮食处理一些,手里就有钱了。
“能先去看看房子吗?”
“今日太晚了,牙行马上关门了,明日再来吧。”
“好,那我们明天再过来。”
从牙行出来外面天都快黑了,小厮还等在外头,二人赶紧过去叫着小厮一起回了驿馆。
晚饭依旧是素菜加馒头,这次大夥没吃的太狼狈,白日里睡了一觉晚上都不太困,大夥坐在院中聊天,没想到会来到府城。
陈伯道:“若不是因为这场水患,怕是一辈子也来不了府城。”
“是啊,只可惜青岩他们去了莱州,不然说不定还能碰上。”自从李氏知道儿婿跟儿子能联系上後,便不再担心他们三人。“房子看得怎麽样了?”
“看中了一个院子,不过价格有点贵,明日去看看房,先租一年住着,等年底青岩他们回来了再从长计议。”
“行,你看着安排就好,钱不够娘这还有。”其实她还是想回镇上住,奈何整个镇子都没什麽人了,回去也是徒增伤感。
晚上大夥挤着睡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王瑛便带着陈伯和马钱子一起去看房子。
昨天已经知道了牙行的位置就没麻烦驿馆的小厮,来到牙行後找到昨日接待他的牙郎,说清楚来意後那人带着三人去看房子。
这栋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富商,前些年富商发了家搬去了京都,这院子就空闲下来挂在牙行售卖。
打开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巨大的石刻屏风,上面刻着招财进宝四个大字,虽说俗了点,但确实符合王瑛现在的心境。
他急切的想要搞钱,搞很多钱,买一座自己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