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久了曹坤也懒得搭理他,自家几个表兄表弟读书比他厉害多了,也没见像他这样目中无人的。
不过这些话只跟林秋念叨过几次,其他人没提过,毕竟都是亲戚不愿意闹得太难看。
一顿饭吃到日头偏西才散场,大夥步行着回了家。
曹坤还得去客栈去瞧夥计们,约好明天一早过来跟着王瑛去拜访粮行的东家。
晚上王瑛带着元宝进了试验田,距离上次来已经过了大半个月,元宝高兴的在里面蹦蹦跳跳一会儿揪个果子,一会摘朵小花。
王瑛则把这这段时间赚的银钱清点一下,明日拉到钱庄都兑换成银子省的占地方。
从开业到现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共赚了四百七十多贯,加上之前剩的银子,如今手里又有六百多贯钱了。
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试验田里第二批的蔬菜也已经陆续成熟,目测过年前後还能卖一段高峰期,把这一茬菜卖完手里的银子至少能攒到一千两!
明年再攒一年,差不多就够在府城买自己的房子了。租房住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妥善安置下来才好。
收拾完钱王瑛又看了看青岩这几日留的字条,回来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海边都结了冰不能乘船,只能坐车往回走。
前日抵达徐州,路程已经过半。
他们这一路也是走得颇为艰辛,南地气候温暖,北方天气寒冷,过了淮河秦岭,气温陡然降低。尽管穿的足够保暖,几个人还是先後染上风寒。
一行人在附近的县城休息了四五日才继续赶路。
越往北走路越难行,有的地方积雪一尺多厚,马车行驶在上面十分艰难。
幸好中途遇上一队押送粮饷北上的军队,领兵的将领曾在冀州任统领,正是卢老先生的侄子,粱伯卿曾与他见过一次。
卢将军带上他们一道前行,有兵马在前面开道,後面的路程快了许多,再有十日差不多就能到冀州府了。
王瑛高兴的抱着儿子转了两圈,“元宝,再有十多天你爹就回来了!”
元宝现在已经能从一数到一百了,对十也有了一个概念,掰着手指道:“爹爹回来每天都能陪着元宝玩了吗?”
“是,爹爹还能陪元宝一起堆雪人。”
“┗|`O′|┛嗷~~”小家夥高兴的手舞足蹈。
“不过爹爹要回来这件事不许跟别人说哦,这是咱们俩的秘密。”
小娃捂住嘴点头,“嗯!元宝谁都不告诉!”
王瑛揉揉他的小脑瓜,“走,回去睡觉。”
*
翌日一早,王瑛带着曹坤去了杨氏商行。
来的时候杨德光还没到,夥计给二人沏了茶让他们稍等片刻。
曹坤小声询问,“嫂子,这府城粮行的价格怎麽样?”他手里的银子不算多,怕价格太高运回去赚不了多少钱。
“粟米前段时间是一百五十多文一斗,现在价格可能会低一点。放心吧,这是府城最大的粮行,他们这若是价高别的粮行只能更贵。”
曹坤点点头,忐忑的等了半个时辰,杨老板才姗姗来迟。
冬天天气冷他不愿来的太早,见到王瑛和曹坤,问清来意後道:“眼下整个冀州都缺粮,我手里的粮食也都是从外地收购来的,除去成本,粟米最低只能给你一百一十文一斗,灰面一百七十文一斗。”
这还是看在王瑛的面子上,旁人来了粟米最低是一百三十文一斗,百姓零买是一百五十文一斗。
这个价格已经十分便宜了,要知道县城如今粮价最低还是二百四五十文一斗,运回去可就是对半的利润!
曹坤听後十分高兴,他身上带了二百多两银子,都换成粮食运回去,赚的钱大夥分一分也能过个好年了!
这点小生意杨德光还不放在眼里,叫来下面的夥计带着曹坤去安排粮食,自己则跟王瑛攀谈起来。
“近来王大人身体可安康?”
“伯父身体还好,前几日伯母生辰,派人去给送了鲜菜过去。”
杨德光也听说了,只可惜他攀不上关系,夫郎想要去送礼都没有门路。
“什麽时候有空劳烦王掌柜帮忙引荐一下。”
王瑛含糊的答道:“一定一定。”
两人都有事忙便没说,等曹坤这边安排好粮食後王瑛便回了自家的铺子,马钱子和田驹已经把菜摆好开门营业。
天气太冷王瑛没让青芸出来,自己负责称重收钱,忙碌完坐在火炉旁,像元宝似的掰着手指数相公还有几日能到家。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