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吃了两串,味道不错。”
“下次咱们再涮羊肉,那个味道更好。”
“好。”
吃得差不多了天色也有些晚了,大夥熄了炭火进屋休息。
李氏房里火炉烧的旺旺的,一家人围坐在屋里喝着茶水嗑瓜子闲聊。
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光,陈容给大家讲起古来,说的是陈家的家史。
“咱们家族谱上记载,最早老家是在南阳,老祖宗耕田为生,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前朝末年的时候遇上战乱,咱这一支的老祖便带着儿女来到了冀州躲避战乱。
起先是在羊亭县扎根,後来到了我太爷那辈又闹了旱灾,一路向东来到这里。知道咱们这镇为何叫清水镇吗?”
几个孩子摇头。
“正是因为最干旱的时候,镇里的河水都没断流,清澈见底,所以才得了此名。”
陈容继续道:“听爷爷说,刚搬来的时候日子也不好过,本地人欺负外乡人,吃了好多委屈。但太爷有劁猪的手艺,加上他也会养牲口,几年日子就过起来了。
到了我爷爷那辈时正赶上朝廷大赦天下,连着三年不用交税,加上风调雨顺日子愈发富裕起来,他便在乡下买了几十亩田地,也就是咱们家庄子最早的时候。”
随着几代人的积累,陈家的家业越来越大,到了陈父这辈祖坟冒青烟,竟然考出个举人老爷来。
这在整个镇子乃至县城都是头一份。
当时有不少人送钱送田的,一部分被老太爷推拒了,另一部分收下,才有了如今陈家几百亩的良田。
大夥听得入神,陈容讲的起劲儿,这些事本该由陈父说给他们听,只可惜他走得早只能由三姑讲起,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
时间一晃来到正月初八,墩子和二顺都回来了。
二人还拿了不少山货,都是村子里的人家自发送的。装了满满两大背篓,要不是二人背不动太多东西,还能拿更多。
镇上的铺子相继开了张,王瑛也打算把菜铺子开门,实验田里那麽多菜,不卖也是浪费了。
一大早,王瑛和陈青岩把菜从实验田里搬出来,二顺和墩子帮忙装上车。
私塾要过了十五才开始上课,所以这段时间陈青岩也跟着在铺子里帮忙。
同往常一样,开了门先升了暖炉,屋子里收拾干净开始摆菜,不一会儿就有客人来了,是附近馄饨摊子的老板娘。
“王掌柜开门这麽早啊!”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菜都运过来了,不如开门赚点钱!”
“给我来四个番茄,过年买了几个,家里的丫头就馋上了,问了好几次什麽时候能买,见你开门赶紧来了。”
王瑛挑了四个大的放在她篮子里,又给她抓了一把韭菜,“喜欢吃下次再来。”
“哎哟,谢谢王掌柜。”妇人喜笑颜开递过钱,每次来买菜这夫郎都多给,虽然不值多少钱,但人都有占便宜的心理,觉得这钱花的十分开心。
她拎着菜刚出门,就被六七半大的小子堵在了门口。
“他们家的东西你们也敢买,也不怕吃完烂了心肠?”
馄饨摊老板娘吓了一跳,“你们这是说的什麽话?”
“那陈青岩可是个恶毒的小人,自己县试作弊被取消了资格,嫉妒旁人考中秀才,竟暗地里把人腿打断了!”
“竟有这种事?”
屋里陈青岩闻声瞬间脸色惨白,王瑛抄起竹竿冲了出去,“甘你娘,造谣造到你爷爷家门口来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