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那还怪巧的嘞,我记得她之前就来咱们铺子买过菜。”
“是啊,只是早先都不认识,如今熟悉了下次再碰见她,价格给算便宜些。”
“嗯,省得了。”
吃完饭青芸收拾了碗筷回了家,王瑛则带着林穗继续看铺子。
未时左右铺子里的菜就快卖空了,剩下那些有些蔫的也都便宜处理了,今日可谓是大赚了一笔,钱匣子都满了,保守估计在十五贯往上。
试验田鲜菜最多还能在卖一个多月,马上天气暖和了,地里的菜一下来生意就不好做了。
趁着外面天色还早,两人收拾了一下铺子,王瑛锁上大门带着林穗上了街。
“嫂子,咱们不回家吗?”林穗跟在他身後,有些好奇的问。
“带你出去逛逛街,来了府城还没好好逛过呢。”
林穗高兴的点点头,到底还小呢,上辈子像他这麽大的孩子才刚刚升高中,而林穗都已经离过一次婚,失去一个孩子了……
正阳街上十分热闹,随处都能看见扛着扁担叫卖的小商贩,街道两旁的铺子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林穗紧张的跟在王瑛身後,走到一间成衣铺子门口才停下脚步。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这几日厚袄子穿不住了,晌午的时候只穿一层单衣都不冷。
王瑛打算给林穗买两身鲜亮的衣服,他身上穿的还是出嫁时在黄家做的,布料粗糙不说颜色也老气,穿在身上显得人都没精神。
本来如花一般容貌,好似被冰雹摧残了一般,这样可不行,想要过好日子必须得改变自身的想法,第一步就从改变外形开始。
一进铺子便有夥计过来招呼二人,“客官请问想要定做衣服还是买成衣?”
王瑛指着林穗道:“按他的身形给我挑几件颜色鲜亮,款式时兴的衣裳,料子都要细布的。”
“哎,这就给您找找。”
林穗局促的抓着王瑛的袖子道:“嫂子,我有衣服穿,别买了……”
“几件衣服而已,花不了多少钱。”
林穗还是摇头,出来的时候娘亲就嘱咐过他,别给伯母和表哥表嫂添麻烦,再说他也有衣服穿,箱笼里好几件都没怎麽穿过呢。
不多时夥计拿了四身颜色鲜亮的袍子过来,都是时下哥儿们最流行的样式,两件斜襟两件圆领长袍。
“里面有屋子,客官可以进去试试,哪不合身直接让绣娘帮您现改就成。”
王瑛把衣服递给他,“拿去试试别想那麽多,你还小呢,在嫂子这跟青松一样都是弟弟,嫂子给你花点钱不碍事。”
林穗鼻子发酸,抱着衣服点点头进了里面的屋子。
几件衣服试穿下来都挺合身的,袖子也合适跟定做的一般。
小夥计嘴上夸赞的话跟倒豆子似的不停的往外蹦,夸得林穗脸颊通红,但精神已经跟过去大不相同了。
原本王瑛打算把这几件衣服都买下来,问了问价格林穗吓得连忙拒绝,最後只买了两件。
一件是草青色,一件是朱红色,林穗的五官眉眼英挺,这两件衣服穿在他身上十分得体俊朗。
王瑛也给自己买了两条裤子,至于陈青岩和元宝,他俩的衣服从不用自己操心,婆母自会安排上。
从成衣铺子出来王瑛又带着林穗去附近的点心铺子买了两盒点心,古代的点心种类也非常多,有白皮丶麻花丶糖馓子丶绿豆糕丶红豆糕丶豌豆黄等等。
这些老式糕点都有个共同处就是特别甜,大概因为糖的价格高,大部分人一年都吃不到几次糖,所以买糕点都是挑特别甜的买,这样吃起来才觉得不亏。
王瑛不怎麽喜欢吃甜食,上辈子吃过最多的糕点,大概就是学校商店卖的手撕大面包了,可惜自己不会做面点,不然把西式糕点引进过来兴许能大赚一笔。
两人回到家,见院子里多了辆马车,王瑛立马猜出是粱老回来,连忙跑进屋一看果真是粱伯卿回来了,正抱着元宝教他读千字文呢。
“师父,您回来了!”
粱伯卿笑呵呵道:“晌午刚回来。”
“这一路奔波辛苦了吧,吃过饭了吗?我让竈房给您煮碗汤饼。”
“不用忙活,吃过了。”
王瑛朝元宝招了招手,“出去跟春生木头玩去,别闹你粱爷爷。”
元宝听话的跑了出去。
粱伯卿揉了揉脖子道:“我是等你回来说两句话的。”
王瑛连忙站直等他开口。
“你还记得前年送去上京的麦种吗?”
“记得。”
“上京来了消息,因为找不到你们的住址,信便送到了长亭县我儿子那边。”
粱伯卿顿了顿,“送到上京的麦种收成极高,司农那边的意思是,询问你手里还有没有其他粮食的良种?”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