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凉了可能还不好捣散。
程星然去拿了一把大勺子,分别把每个食材都等量地舀了一大勺放到石臼里,就打算开搞。
莲藕粉粉的,中间还自带着少许粘连的胶质。莲子的口感比较细腻,菱角就是面面的,像栗子,淀粉含量比较高,也没有那么湿润。芋头蒸熟了之后比菱角更松散绵软一些,带着些微的粘性。芡实就更有糯感。荸荠还是偏脆爽,百合和慈姑在蒸熟之后质感软酥。
每种食材的质感和气味还带点微妙的相似,清香扑鼻。
这种香味不是那种过于浓郁的,好像汹涌着要把人淹没一样,而是清清淡淡的,没什么大的声势,就慢慢地,悄悄地,在你不经意间已经笼罩弥漫在了
你的四周。闻着味道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于明朗清爽的初夏水边,有着水生植物特别的清气和甘甜。
程星然拿着捣杵一点点将放进去的这几样食材仔细地捣成细腻的状态。
莲藕、芋头、芡实等食材中的淀粉和胶质就在一下一下捣杵的挤压之下融合在一起,食材原有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退去。
【宿主,现在是要加糖了吗?】
反正也是在摸索,小系统也不怕打扰到程星然,小小声问了一句。
先尝尝现在这样的味道怎么样吧,看看各色原材料的比例怎么调整,口味会更好一些。
程星然拿着小勺子挖了一小块云英面饼放到碟子上,分了一点出来塞进嘴里尝尝味道。
慈姑和百合都是香中带苦,苦中泛甜的,这两个的味道比起其他几样主要就是清淡的甜味的食物来说,苦涩感会更明显一些。
这次放进去石臼的各色食材比例基本就是1:1:1,这样一来现在品尝到的清苦味会稍微重一点。
程星然捏着勺子皱眉。
这股食物特有带着清香的苦味,和甜味对冲融合之下,是不是会给予云英面更多滋味上的可能性呢?
还是这股苦涩要依靠更多其他原材料的加入来减轻冲淡呢?
半成品就摆在眼前了,就都试试呗。
程星然先在碟子上剩下的这点粗糙版云英面饼上加了少许白糖和蜂蜜,捣杵是不可能了,就直接用手上拿着的勺子给它挤压调和一下。
再来一口。
程星然没有一口吞下,只是用舌头细细地将嘴里的云英面抿开,好让舌头上每一处区域的味蕾都能够感知到这道餐点带来的感受。
舌尖上的甜味还没被味觉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呢,舌根就已经感知到了无法忽视的苦味了。
程星然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看来现在这个比例肯定是不行的。
好在八种原材料每样都准备了不少,刚刚也一口气蒸熟了不轻的份量。
程星然边选择着食材逐渐加入石臼里,用捣杵仔细捣着,边时不时用小勺子挖出一点品尝一下,又把当下的口感和比例全部记录在本子上。
慢慢调整着口味,本子一连写了两三页,程星然才刚刚满意。
这块云英面饼,还未加入糖与蜜进行调味,吃进嘴里就感觉到了满嘴的芳香,好像把一整个夏天都包含在这一口美味里,囫囵个给吞进了肚子。
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蜂蜜继续在石臼中再次捣匀后,石臼里只剩下一团白色的团状面饼。
程星然用小刀切了一小块品尝。
莲藕、莲子、荸荠、芡实等食材本身包含着淀粉,它们自己就带着清淡的甜味,在嘴里稍微咀嚼一下,这股子甜味还能觉察出其中不同的来由出来。
有从莲藕、芡实这些食材本身带过来的,也有白糖和蜂蜜带过来的。
甜味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口腔里逐渐层层推进着。
把嘴里的云英面吞下去肚子,舌根刚感知到一层淡淡的苦香,大脑才感觉出这股不同的香气来,马上喉咙就泛起一丝回甘来。
食材原有的苦涩没有被其他滋味完全遮盖掉,反而完美地在整道菜中充当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
苦香的感觉远远大于苦涩的味觉,让云英面从完全的淡香和微甜之中再增加了一个层次,让正在品尝的人只想迫不及待立马再来一块,好能够仔细品味一下这股苦味的绝妙。
程星然满意地点点头,虽然他不知道当年郑文宝和陶谷品尝到的云英面究竟是个什么滋味,但是今天他做出来的这个云英面他就挺满意的了。
至于怎么云英面饼削得好看么!
这不是轻轻松松,信手拈来么!
程星然随手抄起一把菜刀,也不需要认真挑选具体用哪把刀,随便哪把都能干。
他将整块拌匀捣好的云英面饼松松拿在左手上,右手使着菜刀简单划了几下,一片片云英面就像新鲜花朵的花瓣一样,一片片落在磁盘里,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