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见到生意如此红火,心里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忙了几日下来,他累得连读书丶练字的力气都没有了。赵国基关了门,又驾着马车回庄园去了。店铺里就剩下周娘子和石头二人居住,可竹绣和扎染的活也不能放下,贾环的脚伤也好了,他想回庄园。这麽一看,人手根本就不够用。
等季霖来检查贾环做的功课的时候,贾环的功课才做了一半。他低着头,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季霖会发火。幸好,要背的内容他没什麽问题,季霖这才强忍着没有发作。
周允旁观了贾环被训的场景,不由得失笑。等贾环将季霖送走了,他这才笑着说道:“早前我就说了你日後要做的事情不少,要学会培养你自己的班底,你自己没上心,如何?现在能忙过来吗?”
贾环喝了口茶,缓了口气,这才无奈地说:“我得再买两三个人手,如你所说,真是不够用。”其实,他不是不能请人,只是如周允所说,要想把生意做大,得有自己的班底。他也不是个苛待人的主,若是能得到忠心干活的仆人,自然会优待几分。
周允看着贾环,忍不住失笑。这孩子还是太小,考虑事情不够周全,但能做到现在这样,也已经不错了。好歹没将十几年来养起来的富贵气性给带出来,这也是他欣赏贾环的一点。
贾环和周允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家五口的奴仆,另外还带回来两个小子,是周允手底下的两兄弟,大的那个学了点拳脚,小的年仅十四岁,也就比贾环大了一岁,曾经还是个童生,给贾环做书童。
贾环有些不解:“周大哥,这二人是什麽来历?”
周允解释说:“他们两兄弟家中也是做生意的,只是得罪了人,家里败了,剩下兄弟一对,被卖到了北荒,我碰上了觉得机灵,便买了。我调教了些日子,你放心用。至于那一家子,你且说说你怎麽安排。”
新买回来的仆人是一家四口,汉子名叫赵大民,婆子叫苗翠,大儿子赵水成十六岁,大女儿赵岚十五岁,小儿子赵水青才十岁,一家本是江南富人家的庄户奴仆,只是赵岚相貌出色,被来游玩的公子看上了,少奶奶转头就将他们发卖了。
贾环安排了翠婶丶赵岚二人在铺子里,赵大民三个在庄园里侍弄後院里的东西。
周允听了,提醒贾环:“赵水成是学过工匠的,你就让石头带着他,你的竹子还有些活计都可以让他们做,你制作精良的即可。至于唐奇兄弟二人,目前没有合适的账房,便放唐奇和赵管家盯着,弟弟唐钰跟着你。”
“周大哥想得周全。”贾环赞叹,赵国基对他忠心耿耿,即便他不放心唐奇,但是有赵国基盯着,贾环放心,再说了,唐钰跟着贾环这个家主,活计轻松,唐奇自然不敢有二心。
人手多了,贾环就得空了,这个小院子便住不下了,贾环和周允告辞回庄园。
周允说:“我回府城,半个月後我便直接去江南一趟,需要带些什麽给你?江南文人多,不若我再给你带些书籍丶字帖?”
贾环一脸的无语,“周大哥安全归来就好,其他的,倒是其次。”
周允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就当你是真关心我了,回头再送你份礼。”
贾环闻言,好奇地追问:“是什麽礼?”
“若是告诉你了,还有何惊喜?”周允将他推上了马车,“慢走不送。”
贾环抱着怀里的阿虎,哼了一声,放下了车帘子,赵国基驾车回庄园,车上还有唐氏兄弟二人,石头借了周允店里的马车拉着赵家五口。
贾环回了庄园,先去看了长大的鸡鸭鹅,又看被照顾得很好丶已经成了大猪的元宝和团子,这才继续搞自己的扎染,他看着手中的布料,没有周娘子在,这些东西他都搞不定。
等明日让赵叔去问问刘娘子,她寡居带着一儿一女,偶尔帮着周允做点饭菜,领点缝补的活也赚不到几个银子,不如他聘请了她去帮忙,好让周娘子早日脱手,回来帮他搞这些东西。
贾环每日读书练字,有唐钰的指点,进步快了不少,下午的时候,还会去做雕刻,石头和赵水成跟着贾环也做着竹编,每日忙碌之下,时光倒是飞快。
这日,有人来了庄园,石头将客人请进来的时候,贾环见到来人,一时间想不起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人
那人笑道:“小的周四,不知三爷可还记得?”
贾环恍然想起,这不是周允手下那个周四吗?疑惑地问:“周管事此次来····”
周四说:“老大带队下了江南,命小的先给三爷送份礼。礼物在外头,三爷自己去瞧瞧?”
贾环一时不解,周允到底送了他什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