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县衙(小修)
贾环不由得好奇地朝着哀嚎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就见县衙门前有着一对穿着满是补丁的老夫妇,身旁还跟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子,面黄肌瘦,穿着的衣裳也是破旧且不合身,瘦弱的小身杆,宽大的衣裳显得有些空荡荡。
刚刚发出哀嚎的声音正是那老妇人,她跌坐在地上,双手拍打着地面,哭得撕心裂肺:“没天理啊,大人不为老妇做主,俺不如一头撞死在这吗,省得被人欺辱,活不下去了。什麽青天大老爷,还不是欺软怕硬,俺们还怎麽活啊。”
那老汉在一旁红着眼眶,嘴唇紧紧抿着,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脸上满是麻木。
衙役皱着眉头,不耐烦地上前说:“可别胡说了,不要命了吗?胡大娘,快回去吧,这事……没法办呢。”
老妇人又哭又闹,最後又来了几个百姓,和着那老汉将老妇人带走了,嘴里咒骂着什麽,贾环听得不太真切。
贾环原本紧张的情绪,现在更加紧张了,但到门口了,他总不能退缩吧?他下了马车,站在青山县衙门前,仰头望着那斑驳的朱漆大门和门口两尊石狮子,眼睛又瞟向门口那挎着弯刀的衙役,攥了攥衣角,这才大着胆子上前。
贾环拱手作揖:“打扰差爷了,我家爷想找县丞大人办点事,不知县丞大人可在衙内?”
那衙役斜眼打量了贾环一眼,见他是坐着马车来的,衣着料子也上乘,当下便收了几分懒散,问道:“县丞大人忙着呢,你有什麽事?”
贾环从袖中摸出一枚小碎银子,悄悄塞到衙役手中:“劳烦差爷通传一声,就说是补办地契而来。”
衙役掂了掂银子,脸色顿时变得缓和:“等着,我去问问。”说完转身进了衙门。
贾环咬了咬唇,站在原地等着。
不多时,衙役回来,领着贾环二人穿过前院,来到一间偏厅。厅内陈设简单,一张案几後坐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正低头翻看文书,听到脚步声才擡起头来。
“这位就是县丞大人。”衙役介绍道,随即退出去了。
贾环紧了紧拳头,这才上前拱手行礼:“见过县丞大人。”
县丞眯着眼睛打量贾环,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打:“听说你要补办地契?”
“正是。”贾环恭敬道。“小可前几日在驿站遭遇火灾,随身携带的地契不幸被焚毁。听闻县衙有存档,特来申请补办。”
县丞闻言,眉头微皱:“驿站失火一事本官确有耳闻。不过。。。”他拖长了音调,上下打量着贾环这身行头,“补办地契可不是小事,须得验明正身。你可有路引或其他凭证?若没有这些,可不好办啊。”
贾环将准备好的路引和户籍交给县丞,县丞看了一眼,这一看不由得震惊了,猛地坐直了身子,震惊地再次打量贾环:“你是荣国府贾家二房贾政之子?”
贾环点头:“正是,老太太特赐了这庄子,田地容我安身,却不想遭此劫难,实在是····大人尽可派人去查,青山镇西边的贾家庄园,确实是荣国府名下産业,大人可查档案核实。”
县丞沉吟片刻,忽然起身走到门口,低声吩咐了外面的衙役几句,然後又回到座位上,脸上堆起一丝笑意:“贾少爷请坐,方才多有怠慢,还望海涵。”
“大人办事严谨,这是应当的,小可怎会怪罪。”贾环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他缓缓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借着宽大的衣袖,偷偷摸了摸自己的手心,那微微带着的湿意,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不多时,一名书吏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县丞接过册子,神色专注地仔细翻阅起来,不时擡头,用审视的目光看看贾环。终于,他合上册子,脸上堆起了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讨好:“查实了,那庄子确是荣国府産业。贾少爷既是府上三爷,这地契补办自然不成问题。”
贾环心中一喜:“多谢大人。”
“不过……”县丞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又露出为难之色,眉头再次皱起。
贾环见此,从袖子从掏了两枚银点子轻轻放在案几上,“小可初到贵宝地,人事不通,还望大人指点一二。”
县丞压低了声音:“这庄园地契好解决,只是这田地地契不是小事,京中离青山镇甚远,这变动衙门还未收到消息,不如贾少爷去府城询问知府,若是他能给你开个证明就好了。以荣国府的面子,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届时再来补办,我们也好办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