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姑娘
三天後,贾环正在加紧做着唐尧要的生辰礼,眼见着就快要交货了,定制的物品马虎不得,他都要细细的打磨雕刻,力求完美。
此时是石头和周娘子赶集回来,带回不少布匹。赵国基见状,眉头瞬间皱成了个“川”字,忍不住嘟囔道:“这布匹……怎麽瞧着不像是新的呀?”
石头赶忙解释:“赵叔,这些布都是被水浸过出了问题的,是少爷特意吩咐买的。”
赵国基听说是贾环的主意,便没再多说什麽。
贾环看到这麽多布料,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仔细一数,竟有八匹之多,棉布丶苎麻丶绸缎应有尽有。另外,还有半匹绸缎霉点格外严重,半匹棉布也稍有瑕疵,这两样是掌柜附赠的。周娘子看着柔柔弱弱,没想到杀起价来那嘴皮子特伶俐,愣是把价格压到了最低。
贾环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这些布料。深色的布料上,霉斑没那麽明显,但也有大片的区域难以处理。他擡头望了望屋外,此时正值中午,阳光正好。去霉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这些布料摊开,暴晒个一两天,利用紫外线抑制霉菌活性,之後再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贾环将那些能简单处理的地方都做了记号。对于其他难以处理的,他心里盘算着,得准备些材料,试试看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
石头看着这些布,满脸疑惑地问:“少爷,这样晒一晒就能把霉处理掉了吗?”
贾环闻言,不禁失笑:“要是这麽简单,张老板就不会急着脱手这些布了。我也只是先试试,要是不行,这些布料我还有别的用处,不用着急。周婶,下午给我准备些草木灰,我有用。”
周娘子爽快地应道:“好嘞,少爷放心。”
贾环继续埋头做着手里的活,半个时辰後,,又和石头几人,将布匹翻了个面,继续晒着。
第二天,昨夜用草木灰加水煮沸後静置的石灰水已经沉淀好,上面一层都是澄清的。
将澄清的水舀到木盆里,又滴了几滴茶油进去,然後剪了一块带霉点的布料放进盆子里浸泡。为了不损伤织物,他特意找来碎布垫在霉斑处,用小木槌轻轻捶打,反复几次後,才将布料清洗干净,晾晒在院子里。
石头在一旁看着贾环捣鼓了小半天,忍不住凑过去瞅了几眼。他发现,轻的霉斑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但那些霉斑严重的,只是颜色淡了一些。石头挠挠头,问道:“少爷,这还得再洗吗?”
贾环轻轻摇头:“不,我再换别的水试试。”说着,他又拿来了糯米淘米水,不过这个需要发酵三天,贾环便先把它搁置在一旁。
周娘子看了几下便明白了,帮着贾环一起将好处理的布料都处理了。
次日,贾环收拾好所有东西,早早地就登上了马车,前往青松学院山脚下的集市。他将摊子摆得整整齐齐,除了竹编的竹筒丶竹篮等物件,还有用竹子精心制作的书签。这些书签上刻着勉励人心的诗句,更精美的,则是镂空的文字,再配上流苏坠饰,显得格外雅致,不少学子都会套上几文钱买上一张。
没多久,唐尧来了。贾环在茶棚里将自己竹编的箱子打开,第一件展品便是一个十分精致的笔筒。
唐尧拿过来仔细端详,目光在笔筒上流连忘返,不禁惊叹道:“小公子的雕工真是越发出色了,令人刮目相看啊!”
唐尧手中的笔筒是象征“连中三元”的三棱柱造型,每个棱面上都刻着不同的吉祥图案:那鲤鱼跃龙门丶魁星点斗丶蟾宫折桂,这些图案不仅吉祥美好,而且雕工远比他第一次见到的鲤鱼戏水要精湛太多,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唐尧拿在手上,爱不释手,眼中满是喜爱:“这东西真是应景,只是,公子这个物件做了多少个?”
贾环说:“做了两件,不知公子喜不喜欢,我都没卖,都在这里收着,还有这个。”
说着,他拿出了一个竹编的匣子,轻轻打开,只见它变成了一个两层的“文具盒”,放下简单的毛笔丶小砚台丶搁笔台都不成问题。这种类似妆奁的匣子虽然并不新奇,但做工精细,也别有一番韵味,关键是上面雕刻了一个字,那是唐尧好友的姓氏。
贾环又拿出最後一个宝贝,是一架两个巴掌大小的桌屏。桌屏上是竹节的图纹,寓意君子之风,节节高升。
唐尧细细端详着,突然发现这东西有些特别。他忍不住上手摸了一下,惊讶地说:“这似乎不是线绣。”
贾环点头确认:“不错,这是竹绣。只是,因为是第一次尝试,不敢做太复杂的图案,这一面,就耗费了二十天的功夫。”从竹线的制作,到绣制的过程,花了他和周娘子不少的心思。周娘子为此都熬了好几个夜,才最终定下了这个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