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要将所有的症状和表现综合在一起,辨清病因对我还有不少难度,但是今天义诊,我可是一连上手几十位病人,也算了给你帮了不少的忙吧。”
“那是当然,今天能看近五十位病人,你的帮忙功不可没。”
“嘿嘿!”虽然是自己想要听到的话,但听到後,柳梦溪还是忍不住有些脸红。
对于今天看诊的速度,吴玉树几人也很有发言权。
不说在他们青山村,就说小河村,第一天去的时候,一天才能看上三十多个,今天的人数的确有着新来两位大夫的功劳。
因而,他们也点头表示赞同,把柳梦溪乐的魂都快飘走了。
一旁的齐闻仲看见柳梦溪的成就,忍不住心动,手痒痒,想要亲自上手尝试。
可惜,他明天早上就要赶着回市里,真是件令人难过的事。
这一刻两人的心境完全不同,踏上回青山村的路程。
到家後,吴秋丰还在等着她们一起吃饭。
“回来了?今天在李家村情况怎麽样?”安红英急切地问。
眼神中的期待一眼就能被人看穿,柳梦溪和齐闻仲对视一眼,立即想到今天第一位看诊的病人,其自称是眼前伯母的母亲。
陈茵自然也明白,当即解释道:
“大舅妈,姑婆的身体就是年纪大了,得了痹病。她是今天第一个看病的,自己走着来的。诊断後,我给姑婆针灸和开方子,吃上几剂,往後下雨天也可以自如活动。”
安红英没想到自己的心思竟然如此明显,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但当她听到母亲的病没有什麽大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露出感激的眼神。
自打陈茵在附近村子里有了名声,不少人都琢磨自家人能早点看病。
她又何尝不是呢?
“茵茵你费心了。”
“这都是份内的事,大舅妈你不用客气。”
陈茵不愿对上亲人的这种眼神,连忙转移话题,“对了,青鸾和鸣凤去上学了是吗?”
“鸣凤要赶大巴车,早早就要出发。青鸾和她一起走,两个小姑娘也有伴。”
“也好。大舅妈明天是镇上约定的赶集时间,应该有很多人去镇上吧?”
安红英疑惑地看着陈茵,不明白她问这个干什麽。
“没错,明天农历初九,轮到铜溪镇赶集。”
“有谁去赶集,麻烦大舅妈帮忙说一声,明天出发的时候来我们家把小齐一起带回去,他学校下午还课,回去晚了,赶不上最早的车去县城就糟了。”
“啊?小齐就要走了——”
大家都对这个消息有些反应不过来,不是刚开始义诊第一天吗?怎麽就要走了?
可想到对方的学生身份,又瞬间理解。
“没问题,我这就去和你秀英嫂子说一声,明天大家一起走。”
说着,安红英也不等齐闻仲出声,人已经朝着院子外跑去。
齐闻仲知道陈茵是担心自己不认路,对于这种好意他真的没法拒绝,就是觉得自己有些太麻烦大家。
还有就是不舍得,他都没参与多少,就要马上离开,恨不得自己马上就能毕业。
纵然如此,翌日一早,天都还没亮,齐闻仲就已经跟着村民出发。
等陈茵和柳梦溪醒来後,根本看不见他的身影。
没了齐闻仲,义诊还要继续。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和村民的传播,今天的义诊进行的异常顺利,根本不用人提醒,就知道看诊的流程。
一个个按部就班的先在柳梦溪的诊台前落座。
柳梦溪看着眼前明显过于瘦弱和苍白,却衣着讲究的小姑娘,忍不住蹙眉。
因为她这几天在村里看了太多,眼前的小姑娘家里情况明显要好不少。
再看对方父母也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显然是冲着陈茵来的。
“来,告诉我,你叫什麽名字?几岁了?”
护在女儿身边的李沐连忙帮着回答,“我女儿叫沈心怡,今年九岁。”
“九岁!”柳梦溪心中惊讶地大喊,低下头,立即将信息记录在册。
实在是眼前的小姑娘说是刚刚六岁她都相信,无论是身高,还是面容,都看不出一丝九岁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