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不少医生看後,都觉得大概率是孩子的脑神经出了问题,暂时没有什麽好的治疗手段。”
说完,夫妻俩悲从心来,双眼含泪地看着陈茵,希望她能给出解决方案。
陈茵微笑着回应两人的期待,“也就是说,孩子除了发病的时候看着有异之外,其他的一切正常。”
“没错!没错!孩子除了发病,其他的和以前没什麽不一样,吃好喝好,玩起来也尽兴。”
“我看孩子穿的多,平日里应该怕冷吧?”
“陈大夫您这都看出来了,其他医生还以为孩子体质偏凉,冬日一定要穿这麽多呢。”
此刻,李婉夫妻俩对于陈茵的医术信心更足。
接下来的时间里,陈茵继续提问,辨证,将孩子身上的所有症状都找出来,抽丝剥茧。
她将记在纸上的所有内容一一查看,抛弃看似有用的真武汤,更换为李老多年经验所拟的桂枝汤加减丶泽泻汤丶小半夏加茯苓汤。
“依我看,孩子得的应该是痰饮之证。需要先解表发汗,再温补肝胃,最後再除去痰饮所导致的痞丶呕丶眩①。”
“痰饮,”夫妻俩找了这麽多的医生,还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字眼。
虽然两人不知道这一次是否能够看好孩子的病症,但是看着陈茵胸有成竹的模样,不自觉增添信心。
李婉激动地从陈茵的手中取过药方,就想要起身离开给孩子抓药。
就在她转身的一刹那,忽然想起什麽,不好意思地看着陈茵询问,“陈大夫,我儿子需要住院吗?”
“不用,孩子没到必须住院观察的地步。但要是你们觉得不放心,我们医馆目前也提供住院病床。听你们说是外地来的,若是住的地方不方便熬药,可以托给我们医馆的药房,按时来喝药即可。”
听到陈茵的解释,两人激动的脸都红了。
没想到前期看病花了这麽多钱的,来到一个名医门前看诊,反倒是花的最少的。
李婉仔细思量了一下家中的存款,决定还是带着孩子在外面的宾馆住,因为她们早已经付过钱了。
至于熬药,还是交给医馆吧,这样看着更放心。
若是两剂药下肚,孩子病情好转,她们就抓药回家,届时自己在家熬煮。
“多谢陈大夫!我们不住院,但是想要在医馆熬药。”
“可以,你们抓药的时候告诉对方一声即可,她们会安排好的。”
听到家属的选择,陈茵忍不住叮嘱一句。
“多谢陈大夫!”
两人几乎是一路鞠躬离开的诊室,把在外面等候的患者看的心动不已,希望自己的病也能很快得到治疗。
陈茵这边的诊治进行的很顺利,柳梦溪和周雪问的诊室就有些小麻烦。
柳梦溪第一次单独看诊,面对病人复杂的病症,总觉得拿不准,将写好各种症状的纸,翻来覆去地看,也没有个结果。
患者刚开始还愿意等着,可随着时间渐渐流逝,人也开始变得有些不耐烦。
“柳大夫是吧?我的病很复杂吗!你怎麽看了这麽长时间?”
病人的质问声一出口,柳梦溪拿着病历本的手就忍不住一抖,嗓音紧张地说:
“别着急,我这正给你看着。”
“我也不想着急,但是距离你上一次开口说话已经过去了十分钟,能不能看你给个准话就行?不行,就给我找陈大夫过来。”
一听到陈茵的名字,柳梦溪的大脑飞速运转。
开业第一天,她怎麽能够劳烦陈茵呢?她要向其他人证明,她——柳梦溪也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或许是因为过于紧张的情绪,亦或是真的头脑爆发,她真的将纸上的症状抽丝剥茧找出病因。
“你这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当丶脾胃虚弱所致。呃逆,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嗝,在这个部位。”
柳梦溪手指着自己肋部下方的位置,向患者解释。
患者终于听到点自己想要听到的内容,赞同地点点头,上过点学的人都知道膈肌的位置。
柳梦溪看到患者的反应,语气更加流畅。
“其周边是胃丶肺丶肝丶肾,彼此息息相关,想要解决呃逆的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跟着陈茵的时间久了,柳梦溪模仿陈茵的口吻那是信手拈来。
她继续给病人进行解释,也是在对自己的判断进行解释和验证。
“你是属于气机郁滞,胃气上逆,需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对于你的病症,拟用五磨饮子加减。”
说着说着,柳梦溪已经将方子在纸上写下来,朝患者递过去。
患者下意识地擡起手接过,却在接过手的刹那忽然停下动作。
柳梦溪疑惑地朝对方看去,“还有什麽问题吗?”
“嘿嘿!”患者不好意思地尴尬一笑,追问道:“要是吃了柳大夫你开的药没有效果,你能给我找陈大夫看吧?”
-----------------------
作者有话说:①《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