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143章方盈换上男装,同他一……
纪延朗听说方盈轿子出来了,便来到外面候着,不料方盈见到他,只说了一句:“回家再说,快走。”就把帘帷放下了。
他当时没说什麽,依言上马,回到家中却免不了要笑方盈:“不知道的以为你做贼了,从人家出来就说快走。”
“我这不是怕她们不肯收下银钱,再追出来叫我拿走麽?”
纪延朗问:“怎麽?那两位娘子不好说话?你那麽久才出来,我还以为谈得很顺利呢。”
方盈道:“谈得倒是很好,两位娘子也都是和气人,但和气之外,更有些让人不忍冒犯的骨气。”
“放心吧,你不是一共只放了两贯钱麽?”
“我後来想了想,让她们又放了两个五两的银锭进去。”
纪延朗失笑:“怪不得你心虚呢。”又说,“她们没叫人追出来,可见你这两个银锭给的正合适。”
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至少不值得让冯家人追出来送还,说少也不少,以冯家的开销,正经能顶个一年半载的。
“我就是想着铜钱太重,多了不好拿,少了,就这两贯钱,实在不顶什麽用,而且今日是初次登门,今日都不收,过後不是更难送吗?”
“不错,正该初次登门送厚礼,往後常来常往,反而不好直接给钱了。”纪延朗赞同道。
方盈接着说:“两位长辈其实很心疼太子妃,提起太子妃生了小皇孙,只关切太子妃生産时是否吃了苦头,我也是提了太子妃接连遭受丧亲之痛,王娘子才肯收下礼物。”
还有对周太夫人的惋惜追忆,对周从善母亲冯夫人的由衷赞美与亲近,都能看出两家人从前的亲密。
方盈突然觉得有些奇怪:“按理说冯夫人去世的时候,太子妃已经七岁记事了,两家既然如此要好,怎麽她都没同我提过舅母和姨母?”
“不是两家闹翻了麽?可能後面不来往,她就淡忘了吧。”
“我原先也这麽想,但今日一看两位娘子的态度,显然闹翻的只是冯韬与周国舅,女眷之间应当是没有芥蒂的,而且他们郎舅实际上也是冯夫人故去一两年了,才断绝往来的。”
那时周从善已经八丶九岁了,生母离世,父亲续娶,心里头难道不应该更亲近舅家麽?
“就算没有芥蒂,也不会再在太子妃面前提了,淡忘了也不稀奇,我小时候在蜀宫中住那几年,外祖父的妃子都待我很好,但我回家後没人提她们,渐渐就连样貌都想不起了。”
方盈觉得不能这麽类比,但这毕竟是周冯两家的事,内中说不定还有什麽隐情,再谈也谈不出什麽,就点点头,转而谈起寒食节踏青游玩。
虽然官家下令寒食清明休七日,但禁军和巡检司衙门都要排班留人当值,纪延朗好些,只须当两日班,巡检司事务更多,纪延辉得当值三日不说,还不能连休。
因此他们两家想去踏青游玩,就得选两人都不用当值的那天。
纪延朗一心想带方盈母女游览洛阳,便由他定了去铜驼陌赏桃花,“若是兴致好,不觉疲累,还可以顺道去洛水沿岸走走。”
方盈是很有兴致多出去走走的,但和五嫂商量时,发觉她态度平淡,兴致不高,还说不如让厨房备下酒菜,踏青归来後,在花厅开上两桌宴席。
“好啊,园中牡丹确实开得不错,咱们在家里赏花饮宴更自在。”
方盈应下来,等纪延朗回家,便同他说了五嫂的意思,“原来每回阖府出游,五嫂都不像旁人那麽高兴,我还以为她只是性情内敛,如今再看,别是她本来就不爱出门吧?”
纪延朗笑道:“那和五哥还真是般配,五哥也不爱热闹。”
方盈听他一说,也想起来了:“是啊,那年太子太子妃大婚,咱们出去玩,娘和二嫂都跟五嫂说,叫他们也去,五嫂就是说五伯不爱热闹。”
“好吧,汴河沿岸过後咱们自己去。”左右他有五日的假呢。
于是他们先在寒食节和清明节中间,带着鸿儿与五房同去铜驼陌赏了桃花,清明节後,又把鸿儿留在家中,夫妻两个去游览洛河沿岸。
“难怪官家力主迁都,古都气象确实不凡。”方盈跟纪延朗感叹。
纪延朗笑着点头:“下回带着鸿儿,咱们去近郊放风筝。”
方盈如今清闲得很,宅中人口简单,人情往来还在汴京纪府那头,她和高氏各自管自己院里的事就行,她闲来无事,连读书练字都捡起来了,能趁着春光正好,多出去走走,自是求之不得。
鸿儿也爱出去玩,放过风筝,看见仆从牵着的马,便嚷着要骑。
纪延朗去跟方盈商量:“我答应过她,总得说话算数,就抱她上去慢慢遛一圈。”
这日天气晴好,虽然有风,但有他抱着鸿儿,料想也不至于着凉,方盈就同意了,“说好了,慢慢的,遛上一圈就下来。”
纪延朗抱起鸿儿转了个圈:“你娘答应了,走,骑马去。”
鸿儿欢呼:“骑马去,骑马去。”
方盈看着他们父女俩欢欢喜喜地上马,自己也不由笑弯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