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夫君死而复生了还即将跟公主成婚我带3个孩子 > 第144章 第 144 章 她之後多次找冯氏求教(第2页)

第144章 第 144 章 她之後多次找冯氏求教(第2页)

“那冯姨母所说的捷径……”

王氏道:“她是想说,咱们闺阁女子不能进学科举,儒学经典比如《论语》,泛泛读过即可;若只为解闷,那连《蒙求》都可不学,只挑喜欢的读便是;若喜爱诗文,就专读名家名作,有馀力了再读其他。”

方盈恍然:“是啊,我这麽东看看西看看,没个章程,确实事倍功半。”

“你年纪还小,若有馀暇,能从头打牢基础,自然更好。”

两人又谈了几句,冯氏才带着一个没见过的仆妇进来,仆妇手里捧着一叠书册,冯氏让她放到方盈跟前,自己也在方盈身旁落座,拿起一册翻开,跟她说:“这是我自己记下的注释,你拿回去慢慢看,有什麽不懂的,再来问我。”

方盈见这几册笔记,纸张已经旧了,却没有异味,保存得十分仔细,纸上字迹也很工整,不由连连道谢,还玩笑道:“姨母如此倾囊相授,我是不是该正经拜师,再补一份拜师礼?”

冯氏立时摆手:“我记下的都是嫂嫂教我的,真说拜师,那也得是嫂嫂为师。”

王氏失笑摇头:“人家想拜你为师,你拉我出来做什麽?”

“可能是怕晚辈愚钝,有辱门风,还是等晚辈初窥门径了,再来求先生收入门下。”方盈本就是玩笑,怕冯氏不好接话,自己把话茬揭了过去。

冯氏却认真道:“我也只比你多读几年书,哪里就敢称先生了?就像你叫的,顶多算个前辈。”

方盈虽只同她们见了两面,已经发觉冯氏性情率直,言语皆出自真心,便不再提起拜师的话。

但她之後多次找冯氏求教,短短几个月便觉获益匪浅,又禁不住起了别的心思:“你说我请冯姨母来咱们家教小娘子们,娘和嫂嫂们能不能答应?”

纪延朗道:“你去说,娘和二嫂怎会不答应?至于三嫂四嫂,她们不乐意,不叫孩子们跟着学就是了。”

“你说得对。”方盈有点高兴,但随即又担心,“就怕冯姨母不肯。”

“此事不急,左右咱们鸿儿还小,二哥二嫂不到真正迁都,也来不了洛阳。”

“也对,那时冯家定然出孝了。”

到时王氏要嫁女,儿子也到了适婚之龄,还得继续进学,要用钱的地方多着,不为别的,就为给王氏和冯家分忧出力,冯氏应当也不会一口回绝。

眼下官家新赐下的府邸,虽然交到了他们手上,但还得筑山叠石丶栽树种花,最快也得年底才能收拾齐整,李氏也要等到过了中秋才从镇州回汴京,方盈想的这事,确实有些早了。

她把心思放回眼前,与高氏一起安排了中秋家宴,过完中秋又跟纪延朗带着鸿儿去邙山赏秋,重阳节登了翠云峰,日子在快活时总是过得极快,转眼便要入冬。

方盈让人把树上的柿子都打下来,往冯家送了一篮子,又装了一筐送回汴京,剩下的仍吃不完,叫下人晒成了柿饼。

李氏已然回到汴京府中,随她一起回去的还有三房上下十几口人,岳青娥来信说三郎罢官後,什麽正事都没做,接连纳了好几个通房,如今已有两个生下孩儿。

“三嫂竟也能容得下。”高氏感叹。

方盈却觉着奇怪:“怎麽三房添了侄女侄儿,竟没告诉咱们?”

高氏道:“兴许才落地不久?”

“那就一起长途跋涉回汴京了?”

方盈还是觉着奇怪,等纪延朗回房,便提起此事,纪延朗哼笑一声:“父亲叫他寒了心,不想提罢了。”

“怎麽?三伯又惹父亲生气了?”

纪延朗也是方才看了二哥的信才知道的,这会儿还有些气恼,便一股脑告诉了方盈。

原来纪延昌回到镇州,虽挨了二十杖,但棒疮总有痊愈的时候,他那麽大一个人,纪光庭也不可能一直把他关在府里,纪延昌便开始出去眠花宿柳,日渐荒唐。

他虽然没了官职,但还是节度使的公子,出去到处有人逢迎,恭称一声衙内,有人便打起他的主意,趁他玩腻了娼妓,引他去勾搭一个有夫之妇。

“三哥竟没察觉上当,第三回就叫人家的丈夫捉奸在床,讹了一百贯钱。”

“才一百贯?”方盈惊讶。

纪延朗冷笑:“是啊,一百贯怎麽可能了结此事?堪堪两个月後,那有夫之妇的丈夫又闹起来,说妻子怀了两个月的身孕,是三哥的。”

“……”

那两个孩子,不会有一个是……方盈念头没转完,纪延朗已看出她在想什麽,忙摇头:“那女子就没怀孕,都是骗三哥的。”

纪光庭出手,自然是很快就让那对夫妇认了事先与人勾结,故意诱骗纪延昌以谋取钱财,“父亲说看来二十杖还不足以让三伯知错,这次叫人打了四十杖。”

“这是什麽时候的事?”方盈问。

“就今年春天,胡人退兵之後。二哥信里说,三哥胖了许多,但人没什麽精神,还说父亲特意写信吩咐他,若三哥回京之後还不安分,就叫人把三哥绑了,送回老家种地去。”

方盈忍不住为安氏叹息:“苦了三嫂了。”

“二哥说,三哥还想像五哥一样,趁着迁都,洛阳这边有缺,也补个官职,他也不想想自己是怎麽罢官的。”

纪延朗越说越气,“还有四哥,胡人退兵时,贪功冒进,自己差点被俘不说,连累得十几个同袍没了性命,真不愧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

作者有话说:《急就篇》《蒙求》等都是宋代及以前的啓蒙书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