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抛夫弃子之后我被太子爷囚禁了免费阅读 >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密室(第2页)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密室(第2页)

反正官复原职是不可能了,但是起码能让圣上念着他抗灾止疫有功,稍稍减缓些刑罚,譬如说不要流放到太荒僻的地方。

江南的事远比奏疏上描述的更加严重。单看这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李琤一脸凝重。

“不是朝廷下旨运送粮草来赈灾麽?怎麽还饿死如此多人?”

说起这个,刘刺史脸色大变,声如蚊蚋:“这,这个……”

魏照生冷哼:“说!”

刘仪被对方的大嗓门吓一跳,心中暗暗腹诽。亏他原以为朝廷派魏照生前来,他看在昔日情面上会为自己开脱一二,没想到被京城富贵迷了眼,居然看不上他这个老同窗了。

还敢对他大吼大叫,简直岂有此理!不过他到底存着理智,没敢当衆辩驳,只语气不详道:“不知为何,朝廷拨下的粮草还未成功运入江南,在几十里外的明月湖处便不小心翻船了”。

他也派人打捞,可水阔江深,哪里又是好捞的?费了许多力气让人打捞上来,却是只有几百石。有些捞得晚了彻底发黑长芽,根本吃不了。

一语落下,不说按察使和崔判官,就是随行而来的其他官员都怒不可遏。魏照生冷冷问:“为什麽不上报?”面庞已经肉眼可见沉了下去。他从未听到有关江南粮草翻船沉江的消息。

“下官想着,反正还剩几百石,百姓们少吃一些,熬一熬总能过去的”。毕竟如今是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到底知道这事不厚道,他声音小小,不敢擡起头来。

本来他的乌纱帽就不保,如今又接二连三闹出如此多的事,他怕再报上去,过几日传回来的便是将他拖到东市狗脊岭斩头的消息。

他可不想死。

听到他轻描淡写的“熬一熬就能过去”,魏照生冷哼,饱经沧桑的面容不带一丝温度,摔袖而走:“行事如此荒唐,居然敢欺上瞒下蒙蔽圣听,便是死罪可免活罪也难逃。好自为之吧!”

刘仪此刻忽然意识到,对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谦冲平和的上司兼同僚了。看他那秉公执法的模样,莫不是想趁机落井下石?

呸,亏他之前还把希望寄托在魏照生身上,没想到对方却是个无情无义的。既然对方无情,就别怪他不讲情面!

刘仪看着对方逐渐远去的背影,表情愈发狰狞。

一行人入城下榻。

在刺史府一言一行都在人家监视之中,在外面就不一样。为了方便起见,最终按察使等人决定在外租个院子。

刘仪象征性劝了下,眼见着按察使主意已定,倒也乖乖闭嘴。天色已晚,他们有心查案,也只能等到明天。

李琤坐在太师椅上,手掌摩挲着茶碗,声音冷冽:“这江南的蠹虫,比孤想象的还要多”。还有明月湖翻船的事件,他不信是巧合,定是有人刻意为之。

究竟是谁想搅浑江南这趟水,此番目的究竟想干什麽?

魏照生坐在他旁边,问道:“殿下猜到是什麽人了麽?”李琤捏捏指腹,脑海中一闪而过某个人的身影,又被他强行按下。摇头道:“未曾”。

“那殿下接下来打算如何行事?”这江南从上到下,皆如刘仪这般的蛀虫,官员沆瀣一气。初来乍到实在不知如何下手。

李琤沉吟许久,忽然道:“你觉得幕後指使会是刘仪吗?”

魏照生与刘仪有私,忽听到太子这样问,以为是上位者的猜忌,立刻噗通一声跪下:“殿下,刘仪当年虽是臣同窗,但我与他交情极浅,定不会徇私枉法,刻意隐瞒”。

虽然太子如今顶着一张生人的面皮,但通身上位者气质依旧显露无疑。

李琤看着地上的人,眼角含笑如沐春风:“孤只是随口一说,又没有怀疑你的意思”,他声音一顿,“更何况,若是怀疑,又怎会把你带出来?”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他已经决定用人,就绝不会如此反复无常。

魏照生这才意识到自己情绪有些激动,扶着膝盖站起来,开始思考太子的问话:“这刘仪,臣虽不大清楚,但若没人指使,他的能力是做不到如此心思缜密的”。

更何况,那人素来没甚大志向,缘何与朝廷作对呢?

不知为什麽,魏照生回想起在埠头上与刘仪的谈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到底是哪里不对,他又说不出来。

“你有没有发现刘仪旁边的祝长史有些不对劲?”李琤没回答他,轻轻吹了口茶上的浮沫。

“臣也注意到了,每当刘仪说话时,他表情t颇为不忿,似是知道什麽内情”。

太子从太师椅上起身,走到南窗下的榻子旁,掀开窗牖望了望外面的小院,负手道:“眼下初来乍到,当务之急是把瘟疫遏制。”

他似是想到什麽,转身吩咐:“你命人把刘院属等人叫来,孤要亲自问一问”。

“还有,既然那祝长史知道什麽,顺便将人请来”。

入夜。正堂的烛光下,刘院属等人颤颤巍巍跪下:“臣参见按察使大人”。

既然太子此行决定隐身,便不会叫人瞧出身份。他脸上戴着崔家儿郎面相的面具,除非对方是崔二郎的亲近之人,否则决计看不出。

他安静站在一旁,仿佛真的只是按察使的属从,低眉敛目一言不发。

魏照生人生得粗狂,下巴还留着长长一缕络腮胡子,他双手搭在太师椅扶手上,声音辨不出喜怒:“本官今日将你们找来,就是想问问疫病之事”。

“为何来了江南这麽久,还是没找到遏制瘟疫的法子?”

为首的刘院属直起身子,一壁摇头一壁道:“臣也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这疫病本不稀奇,历朝历代都发生过多起。只要做好防范,找出病源,彻底遏制不成问题”。

“只是老臣们来到江南这麽久,费了许多法子,绞尽脑汁也没查出病源在哪里。没有病源,想要彻底遏制疫病便难上加难”。

“可是这里的官员不配合?”李琤想到今日见到的情景,不由问道。

刘院属不知为何站在旁边的判官突然插嘴,但看到按察使没有丝毫愠怒,便也没有多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