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一心归命 > 第十七章 山路缓行帝国初燃(第2页)

第十七章 山路缓行帝国初燃(第2页)

“嫂子。”归心唤了一声。

“回来啦?坐下吃饭吧!”沈青禾擡眼微笑,声音温柔。

饭菜是常见的家常口味,青椒炒肉丝丶红烧冬瓜,还有一大碗蒸鸡蛋。

归心吃了一口,咽不下去。

她放下筷子,看着母亲:“妈,你老实告诉我,哥怎麽了?”

母亲手一顿:“我刚不是说了,他出差——”

“我看到那张商铺租赁表了。”归心声音不高,却极稳,“是他辞职了,对吧?”

母亲的嘴角微微抖了一下,接着沉下脸:“你翻他东西做什麽?你回来是探望我们,还是回来审人?”

“我不是审。”归心平静道,“我只是想知道他到底怎麽了。”

桌上气氛瞬间凝滞。

沈青禾放下筷子,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说:“他是自己提出来的,不是裁员。”

归心转向她:“为什麽?”

沈青禾没答,只是看着汤碗,缓缓说道:“重组通知下来时,他要去的职位被别人顶下来了。单位让他列一批‘愿意转岗或调离’的名单,他把自己写了上去。”

“他为什麽做事不考虑後果?”

“你哥说如此大环境,早下来早点找出路,总比迟了强。”沈青禾低头轻笑,“他说他毕业这麽多年,路走的太顺,该出去试试了。”

归心没说话,半晌,她喃喃道:“他以前总说,如果能做到厂里的高级工程师,他未来就会往更高职级上走。”

“现在他做的已经很好了。”母亲插话,“这年头,能干干净净待在一个单位十几年,就是福气。他又不是没本事,做什麽都能活下去。”

“所以他是开公司去了?”

“别说得像什麽大事业,他就租了个小屋子,想接点翻译单子,做做语培。”母亲的语气中多少带了些不甘,“说是自己也想折腾折腾。”

归心看着那碗蒸鸡蛋,蛋羹的汤面有油花轻轻晃动。

一时间,她脑海里闪过归尘高考前,坐在书桌前埋头苦学,大学假期回来给她补课的画面。他一直都不是最出风头的那种人,却总是稳稳地做事,不让家人操心。

她没再追问,只是伸手盛了半碗蛋羹,喝了一口。蛋花软嫩,汤汁却有点咸。

晚饭後,方兰瑄端了碗红枣银耳进房间,坐在归心身边,语气罕见的轻:

“我年轻那会儿,也是怕你爸一身厂灰里熬死了,才决定生你哥的。”她顿了顿,“你哥出生那年,厂里因发生爆炉死了三个人,我整宿整宿睡不着。可你哥……是我们那段日子里最亮的光。”

归心低着头,舀了一口银耳,哽咽却咽不下去。

“归心啊,今晚你回来,是不是有什麽事要和我说。”方兰瑄语气轻缓,少有的柔软。她伸手轻轻拍了拍归心的肩,“你呀,年龄也不小了,是不是想要孩子了?虽然,生孩子不等于上了保险,但你也不要觉得孩子是赎罪券。”归心擡头,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她从未听过妈妈这样说话,也从未想过,会在这样的夜晚,母亲跟她并肩坐着,交出一份关于“选择”的温柔。这不就是她一直想从母亲那里听到的温柔吗?

——

阳光明媚的午後,一场青年音乐人交流会,在文化馆大厅举行。

归心应邀弹奏一首改编版的《匈牙利狂想曲》,琴音如烈火奔流,又似风卷残云,在层层递进的旋律中将全场情绪攫紧。曲终时,寂静短暂降临,随即掌声雷动。

她起身,礼貌地朝观衆席微微鞠躬,裙摆随动作轻晃。就在她擡眼扫过前排的瞬间,目光倏然一滞——是Peter。

几年不见,他没怎麽变,只是鬓角灰发变多,但还是微微卷曲,眼神依旧清澈。他站在灯光斜照的位置,嘴角带着微笑,掌声没有停,眼睛却始终落在她身上。那一刻,归心有些恍惚如昨日,这些年像是被时光温柔折叠,只留下一个短暂的停顿。

演出结束,他在後台等她。

“归心,你还是会弹李斯特。”Peter的中文比过去更流利。

“你还是会站在台下。”归心轻声笑,眼眶却莫名有些热。

“你过得好吗?”他看着她。

归心点头:“比我自己想象的……强大一点,你居然还记得我名字。”

Peter笑意未减,指了指舞台方向:“那首改编曲,节奏里还是你年轻时的影子。听一次就记得。”

归心一时沉默,目光却柔了下来。

她轻声问:“这些年……你去哪了?”

他笑着叹了口气:“先去了Getown,又去东京大学访学了一年半,後来到华东师范做了段跨文化传播的讲座课。之後参与了一个教科文组织和我们传播学院共建的项目,叫‘城市声音计划’——我们叫它‘文化桥接’,其实就是想用更日常的方式,把那些快要被忘掉的老故事丶老声音,重新带到现代人的生活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