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浓浓的意思 > 第27章 第 27 章 查踪迹(第3页)

第27章 第 27 章 查踪迹(第3页)

无独有偶,就在城中林斯霂与文娘等人受询之时,远在城外的清风庵中亦迎来访客,所幸来人个个执礼甚恭,

且浓浓临行时早与她们透过底,此刻见这阵仗,心下自是了然,便也只道些缘来缘去的机锋话,将那些要紧处轻轻揭过。

待人走後,方各自掐算着她离去的时日,不免忧心这千里路途,她可是平安顺遂?

*

直至玉兔东升,所有差遣的人手陆续回衙复命。卢亭文听罢各方禀报,终是长舒一口气。眼下线索已然明朗,各家府邸风平浪静,确是她自行离去。

临行前不仅托付邻里照看宅院,更特意至庵中与师长们辞行。最要紧的是,终是循着蛛丝马迹,查实了她当日所乘的马车,正是出自城中粮行林家,以及随行名录。

而今虽仍音讯杳然,至少已排除遇险之虞。眼下只需寻得兰姑娘踪迹,诸般忧虑自当烟消云散。

事不宜迟,卢亭文当即提笔,将查证始末择要陈明。待墨迹稍干,便亲手将那素笺装入皂色信筒,趁着溶溶月色放飞信隼。

*

六月杪,赤日铄金,

龙朔城里如置洪炉,纵是暮色四合,冰轮初上,那蒸腾的暑气仍纠缠不去。

尚书六部,政本之地。

都堂正堂按制布下六尊青铜冰鉴,玄色大理石墁地如镜,纵是伏暑亦当清凉无汗。然从左右丞至流外令史,人人噤若寒蝉,青绯官袍下竟无一片干纱,倒比那冰鉴外壁的凝露,还要湿透三分。

直待那道着紫色官袍的身影,转过都堂门屏,衆官这才徐徐直身。方才凝滞如封冻的都堂内,顿时如春冰乍裂,

青袍主事们幞头下的额发已湿,碾茶的罗绢声,竹纸奏抄的翻动声骤然密集,更有年轻录事忍不住揉按起跪麻的膝盖,暗吸凉气。

赤狄使团入京请罪的一应仪程,已经礼部勘定完备,也不曾听闻有哪个不识礼数的前来生事。更教人诧异的是,那位在玉青静养时竟眷顾一位民间女子,非但为其延误归程,更于衆目睽睽之下,明言庇护之意。而今九衢巷议纷纷,皆道这位素来冷面铁腕的大人,此番怕是动了真情。

却不知为何,这几日他神色如旧,眉宇间亦不见愠色,可每当那双幽深凤目淡淡扫来,便教人无端脊背生寒,如芒刺在背。

故而近日都堂上下愈发如履薄冰,一举一动皆慎之又慎,唯恐行差踏错触了那位大人的逆鳞。虽说此刻人已离衙,可那通身威仪却似仍悬于梁上,教人不敢在背後妄议半句。同僚相见,不过以目示意,连私语都化作眉间一缕欲言又止。

戌时三刻,覃景尧踏着月色回府,摇曳的烛影将他轮廓镀上一层晦明难辨的暗芒,行过时,慑得檐下值夜的侍卫愈发屏息垂首。

夜风拂过万字锦地纹的游廊,带起侍女手中灯盏流苏,那些浮动的光影在青砖地上蜿蜒,恍若天上星河倾泻人间。

唯灯火明灭间,照见廊柱上御赐的云蟒纹,无声彰显主人的权势。

然而这府里的人与景,却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般,尽是些俗不可耐之物。偏生那鲜活灵动,带着娇嗔絮语的书信骤然断绝,更教人觉得眼前这一切,格外难耐。

甫一跨过门槛,官袍未褪,便开口问:“信隼可回,”

将亭连忙双手奉上那卷系着黑色丝带的信笺:“禀大人,申时三刻信隼便已回府。”

覃景尧挥退婢女,头上官帽已去,紫色官袍随意敞着,露出内里素白的中衣,一掌宽的皎白缎带紧束腰间,勾勒出挺拔如松的轮廓,烛火下隐约可见衣料下紧绷的肌理线条。

他旋身落座,修长两指拈起那卷信笺,以食指为轴徐徐展开,不过寥寥数行的墨迹,凤目微扫间便已阅尽。

室内寂然无声,唯闻烛花偶尔爆开的细微脆响。修长手指一松,那信笺便自动蜷缩回原状,犹如褪了生机的蝶翼,再无人投去半分目光。

各家府邸皆无异动,邻里亲友亦未见殊色。路引乃是自行办理,车马护卫皆由亲近之人打点,表面看来,当真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省亲之行。

然而正是这番正常,反倒成了最蹊跷之处,她既无高堂在世,亦无血亲可依,所谓亲人,不过是那庵里几个比丘尼。

这般情形下,她要探的是哪门子亲?

人心险恶,覃景尧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若被那些看似热络的邻里亲朋暗中勾结设局,以她那纯然不设防,总以善意度人的性子,只怕遭人算计了还懵然不知,甚至反替歹人数清银钱。

墨玉般的眼瞳深处暗潮翻涌,眉间蹙起的折痕如刀锋出鞘,凌厉迫人,

覃景尧站起身,双臂平展如鹤翼初张,将亭即刻趋步上前,先解下腰带,又顺着肩线将紫色官袍层层褪下,

“将玉清别院一应仆役尽数押送卢亭文衙门,以侍主失职之罪严加审讯。另修密函一道,命其密切监查林家与庵中动向,但有蛛丝马迹,不必请命即可收押问罪。”

“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