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世人哗然的流言
次日,秦雪一如往常,早早起床,晨读半个时辰,而後洗漱用早膳,用完才梳妆打扮,为迎接程静霜两姐妹上门做准备。
鹅黄绸缎交领衫下搭暗纹豆绿马面裙,外面是米色比甲。梳垂鬟分肖髻,发髻四周简单用小珠花简单点缀,中间簪尤带露水的茉莉花,珍珠小耳坠,没戴项饰,手上一对成色不错的玉镯,脸部是稍作妆点的淡妆。
整个人清清爽爽,淡淡雅雅,既雅致又舒适,很是适合夏天在家接待小姐妹的装扮。
梳妆完毕,见差不多到程静霜他们上门的时辰了,她就带着丫鬟,从回廊漫步朝外院走。
最近她爹很忙,既忙她的婚事,又忙生意场上的事,每天都早出晚归。
秦雪踱步到外院时,秦来财早出门,整个外院静悄悄的,没什麽声音。
自打柳知言天天上秦家开始,外院已经鲜少这麽冷清,秦雪一时竟有些不习惯。
视线在秦来财让人专门给柳知言收拾的院子扫过,见院门紧闭,里头并没近日来,几乎日日相伴的人,心里突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她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早已习惯日日跟他相见。
以致于就今日一日不见人,就感觉哪里不得劲。
跟在她身後的酥山,见她盯着未来姑爷的书房看,以为她忘记柳知言今日不上门的事,便出言告诉她,“小姐,您忘了昨晚柳公子说今日不上门的事了?”
“记得,就是不习惯看不见他而已。”
酥山和糖霜都是跟着秦雪一起长大的丫鬟,一般人家挑选这样的丫鬟,都会挑年纪比主子大两三岁的,酥山河糖霜也不例外,两人一个年长秦雪三岁,一个年长秦雪两岁。加上做丫鬟的人接触的,各式各样的人,都比主子多。
是以,酥山和糖霜,比一直以来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秦雪,更知道世事。
两人亲眼看自家小姐,认识柳公子後,无论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对成亲一事态度的改变,都由衷替她开心。
因为背着小姐时,嬷嬷不止一次,忧心忡忡,唉声叹气,生怕她一直这样不学本领,哪天没依靠,日子过不下去。
更怕她成亲後,没办法跟姑爷好好相处。
小姐认识柳公子後,嬷嬷担心的两个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老爷和小姐都不知道,私底下嬷嬷可盼着小姐赶紧和柳知言这个姑爷成亲,这样小姐的未来,就又多了一重保障。
她和糖霜,跟嬷嬷的想法差不多。
于是,这会儿听秦雪说不习惯柳知言没上门,酥山一个没忍住,僭越道,“那就让老爷尽快跟柳家商定成亲时间,那样小姐就能名正言顺同柳公子,日日作伴。”
秦家人口简单,主仆关系相对也比较宽松,秦雪没觉得酥山这话不妥,“想倒是想,但前头知言父亲来信说,他暂时抽不出时间来扬州,定亲的事由柳祖母跟爹商量,成亲日期他已经让人在算。但叶姐姐得八月才有空,且知言要参加今年的乡试,所以最快的日子,也要到中秋後。”
听说秦雪话里的失落,酥山赶紧安抚,“奴婢听人说,六七两个月太热,并不适合成亲,八月秋高气爽的,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成亲刚刚好。”
知道她在安慰自己,秦雪没好气道,“行了行了,知道你有一张巧嘴,啥事到你嘴里都能被说成一朵花。”
搞得她有多恨嫁似的。
她其实只是习惯性的动作而已。
并没这麽迫不及待想成亲,“早先爹一直想等我十八岁才给说亲,压根还没准备我成亲需要的东西。这会儿开始准备,没个几个月压根准备不出来。”
这年头成亲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先不说其他的,就家具这块就没那麽容易。
她爹就她这麽个宝贝闺女,自然啥都想给她最好的,所以这段时日他都在为打家具的木材奔波。等木材的问题解决,还要找木匠打造,打完还要晾晒,八月能不能做好,还不一定呢。
“老爷顶顶厉害,他现在全部心思都在这上面,肯定能很快解决问题。”
秦雪心说当然可以,她爹跟她说柳知言有专门做建筑的叔伯,木材柳知言能解决,“我好像听到马蹄声了,咱们走吧。”
主仆两才走到大门口,果然就看到程静霜的马车刚好停下。
双方打过招呼後,秦雪让门房放行,而後马车直接行驶到二门门口。
待程静霜两姐妹从马车上下来,秦雪也到了二门,主客三人欢欢喜喜地迈过垂花门,进了後院。
这不是程静霜两姐妹第一次来秦家,但往日除了他们两姐妹,都还有其他人。
这是两姐妹第一次单独来秦家。
两姐妹都是低调的性子,往日跟别人一起来,因着秦雪要招待的人多,他们几乎不打扰秦雪。
难得这次秦雪就招待他们两姐妹,程静霜两姐妹并没着急到花厅坐,而是拉着秦雪,叫她给介绍回廊摆着的各种小东西。
秦雪本就是小孩心性,才会在回廊上摆放各种小玩意,见两姐妹感兴趣,顿时滔滔不绝跟他们说了起来。
程家家风严谨,程静霜两姐妹,要读女四书女孝经,要学女红,还要学琴棋书画,可以说没多少可以玩的时间。
按理说这样人家养大的孩子,跟秦雪这样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应该聊不到一块去才对。
可程静霜偏就喜欢跟她完全不一样的秦雪,连带着程静柔也喜欢,这个活得恣意,活得没束缚的女子。
于是,三个原本该毫无交集的姑娘,十几年下来,便奇特地处出了些许交情。
“静霜姐姐,你们要喜欢这些小玩意儿,回头我送一些给你们耍。”他们家有专门做这些小东西的人。
程静霜摆手拒绝,“在你这里过过眼瘾就好,拿回家就算了。”
东西只有摆在合适的位置,看起来才好看。
拿回程家,除了束之高阁,压根没属于它的地方,何必糟蹋东西。
听她这样说,秦雪便不强求,“那姐姐想过眼瘾,尽管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