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天汉省省会都市,这座都市临近大海,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猛烈地照着警察局会议大厅。
我的名字叫做李如彬,今年三十三岁,警察局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民警,今天是因为沾了我的刑警妻子夏筱月的光,得以坐在这表彰刑警队有功人员的会场后排。
台上,局领导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带着点杂音回荡。
颁奖按功绩大小进行,先上台的是几个队员,清一色的藏蓝色常服,脸上都戴着统一的蓝色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眼睛。
他们用代号接受嘉奖“夜鹰”、“山猫”、“猎犬”……每一个代号报出,都伴随着一阵掌声。
我坐在下面,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裤缝。
这种场合,我便只是个旁观者。
能力中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破大案要案轮不上,平日混混日子,处理的不是邻里纠纷就是小偷小摸。
好在,我还有个值得骄傲的妻子。
“下面,请功绩最突出的同志,‘白鸽’,上台!”局长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明显的赞赏。
我的心也跟着提了一下。
视线尽头,一个身影利落地起身,迈步上台。
即使穿着的常服,也掩不住她挺拔修长的身姿,她步伐稳健,眉眼盈盈如画。
那便是夏筱月,我的妻子。
口罩遮住了她靓丽的容貌,但那双露在外面的眼睛此刻在会议厅灯光下更显光彩照人。
她接过局长递来的奖状和盒子——里面是代表副队长职级的肩章。
“白鸽同志,在这次系列案件中,凭借过人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方向,功不可没…”
局长的褒奖词我都快能背下来,每次她立功,总少不了这些陈词滥调。
我看着台上的她,微微仰头接受荣誉,心里是高兴,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酸涩。
我和妻子是警校同学,青梅竹马,一起读的功课。
进入警局供职后,她虽然是个女子,却敢打敢拼,不畏艰辛,甘冒风险,几年下来,已经成为了刑警队的尖刀。
而我,还在基层摸爬滚打。
差距越拉越大,有时连吹牛打屁的哥们儿都会半开玩笑地说,“如彬,你小子真是好福气,娶了个这么能干的老婆。”
轮到妻子夏筱月表获奖感言,夏筱月的声音透过口罩,略有些沉闷,但依然清晰,她说,“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感谢队长的指导,也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丈夫,对我工作的全身心理解和支持。”她说到这里时,目光扫过后排,在我身上停留。
她没有提我的名字,这是规定,也是保护。
我心里那点酸涩瞬间被一股暖流冲散。
筱月就是这样,在外雷厉风行,在家却总是细心维护着我那点可怜的自尊。
她说,她选择我,就是因为我老实可靠,相处起来轻松舒适。
或许吧,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这点“平庸”,反而成了她难得的港湾。
表彰大会结束,人群熙攘着往外走。
我等在门口,看到筱月被几个队员围着说话,她微微点头,眼神沉稳。
等人散得差不多了,她才快步走到我身边,很自然地挽住我的胳膊。
“等久了吧?”她摘掉口罩,露出那张明艳的脸蛋,额角有细密的汗珠。秋老虎的余威还在,礼堂里人多,确实闷热。
“没,刚出来。”我笑笑,抽出胳膊,用袖子帮她擦了擦汗,“咱副队长今天可是风光无限啊。”
“少来打趣我。”她嗔怪地拍了下我的手臂,力道不重,带着亲昵,“走,食堂吃饭去,饿坏了。”
局里的食堂永远是那股大锅菜的味道。
我们打了饭,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筱月把她餐盘里的红烧肉夹了好几块到我碗里“你多吃点,最近好像又瘦了。”
“哪有。”我嘴上否认,心里却受用。
她知道我酒量差,酒品更差,在外从不让我多喝,在家却总变着法给我做好吃的,说我体格不能垮。
我们边吃边聊,说的多是局里的琐事,家长里短。
她跟我抱怨案卷太多,看得眼睛疼;我说今天调解俩大爷吵架,为个破花盆差点动手。
气氛轻松融洽,就像往常一样普通的午休。
她偶尔会因为想到案子而走神,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那专注的神情格外迷人。
我看着她,心里满是骄傲,但也有几分跟不上她脚步的愧疚。
作为丈夫,我能给她的远远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