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宋枝眼睛一亮,“题目是什么?”
“《生命有缝隙,那是阳光……》”
“哇!好文艺!”宋枝托着腮,“你准备写什么?”
南昭低头搅动蘸料,“没想好。”
这是谎话。
其实从看到题目那一刻起,她脑海中就浮现出两个画面:母亲在病床上展示的伤疤,和宋枝在雪地里奔向她的红色身影。
生命中的缝隙……
她的生命里,确实有过太多裂缝——母亲离去的裂缝,父亲酗酒的裂缝,被孤立的裂缝……
但阳光是从哪里照进来的呢?
但她不擅长表达这些——文字从来不是她的强项。
一周后,物理竞赛成绩率先公布。
南昭毫无悬念地获得一等奖,解题思路被评委特别表扬。
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念到她的名字时,全场掌声雷动。
南昭僵硬地走上台,目光却穿过刺眼的灯光寻找台下的宋枝——她正站在椅子上疯狂挥手。
“南昭同学,你的最后一道题解法非常精妙。”颁奖的教授笑着说,“能分享一下你的灵感来源吗?”
话筒递到面前,南昭喉咙发紧。
她从不擅长公开演讲,但此刻,宋枝鼓励的眼神让她莫名有了勇气。
“我……教别人时想到的。”她简短地说,“有时候解释给初学者听,会发现自己忽略的细节。”
台下,宋枝突然捂住嘴巴,眼睛亮得惊人。
她知道南昭说的是她。
回校的大巴上,宋枝兴奋地翻看南昭的奖状和奖牌,“我要把这个挂在教室墙上!让所有人都看看我女朋友多厉害!”
“别闹。”南昭把奖牌抢回来,却任由宋枝把奖状拍下来发朋友圈。
“对了!”宋枝突然压低声音,“作文竞赛是明天吧?你最后写了什么?”
南昭望向窗外飞驰的景色,“……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事实上,那篇作文她写了三稿。
第一稿充满理性分析,像篇学术论文,第二稿尝试抒情却显得矫揉造作。
最终稿是在深夜完成的,台灯下,她看着手腕上的红绳和床头的小猫挂件,突然有了灵感。
《生命有缝隙,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她这样开头。
她写母亲十二年卧底生涯留下的伤疤,写那些看似抛弃实则是保护的谎言。
写自己筑起的高墙,和那个不管不顾闯进来的红棉袄女孩。
写两条红绳如何奇迹般地连接起三个人的命运……
写到最后一页时,她发现自己脸上有冰凉的液体滑过。
这是她第一次在文字中如此坦诚。
作文竞赛的赛场设在市图书馆。
南昭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正好洒在稿纸上。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誊写那篇作文。
笔尖划过纸面,像是划开心灵的某个角落,让那些埋藏已久的情感流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