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拜金的人 电影 > 第5章 跳槽与下岗(第1页)

第5章 跳槽与下岗(第1页)

第5章跳槽与下岗

我上三年级那年,薛阿姨正式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取得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分割婚内的夫妻共同财産。

法院的传票寄到武汉,却像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一审开庭的时候,薛叔叔也没有出现。

薛阿姨一个人站在法庭上,攥紧拳头听着法官宣布结果,然而一审结果是婚姻关系完全破裂的证据不足,薛阿姨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捏着一纸不尽如人意的判决书走出法院,薛阿姨脚下一软,差点摔倒,妈妈和律师眼疾手快的左右把她架起来。

“一般一审法庭都不会直接宣判离婚,我们可以收集证据,再次上诉。”

踩着高跟鞋穿着时髦职业装的律师这样安慰着薛阿姨。

可是薛叔叔远在武汉,想要搜集出轨证据十分困难,妈妈只有一遍又一遍的宽慰薛阿姨,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定会有办法的。

每次这样说,薛阿姨就会努力仰起头,笑着告诉妈妈:“人挪活树挪死,放心吧,我还得养俩孩子,就算没了他姓薛的,我们娘三个也饿不死。”

薛阿姨的确很快振作起来,又变回从前那个风风火火的“晴姐”。

当我和薛时绾每天在学校咬着铅笔头上课的时候,改革春风继续吹拂在这篇大地上,设计院无力负担子弟学校的费用,解散了院里的子弟小学,班级里多出一批插班生。

家属院的大门每天都有搬家的大车来来往往,不断有人搬走,在这一片春风中,所有人都是浮萍,要拼命扎根才能找到生命的出路。

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学校旁边的那条街上出现了不少路边小摊,慢慢发展成一片夜市,每天夜色暗下来,一辆辆自行车改装的三轮小摊就出现在街边,其中很多都是下岗工人,学历不够,手里的技术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他们就只能选择拿起烧烤签子丶铁板铲子丶小炒大勺……

在那片夜市上,薛阿姨卖掉了她自己的旧衣服,那些国营商店买来的雪纺衬衫,买料子自己做的连衣裙和喇叭裤,曾经薛叔叔去外地出差带回来的呢子大衣,都在地摊上变成了一张张皱巴巴的毛票。

薛阿姨用这些毛票凑够了薛时绾姐姐上重点高中的学费,交上了薛时绾三年级的学杂费,她捏着最後剩下的薄薄几张钱,敲响了家里的门来找妈妈。

“妹子,先前找律师的费用是你先帮我垫上的,我现在手里只有这些,但是我会出去找活干的,这笔钱我肯定会还……”

薛阿姨把皱巴巴的钱放在桌上,两只手搅在一起,极其不好意思的说着。

妈妈看出了薛阿姨的窘迫,眼疾手快的把钱塞回她怀里:“谁都有个困难的时候,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你家老大刚上高中,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快拿回去,别跟我客气。”

几番拉扯不过,薛阿姨攥着钱,还是坚持说:“那以後每天晚上你都带着小瑛到家里来吃饭,想吃什麽我都给你们做。”

妈妈还想推辞,薛阿姨已经转头快步走出了门:“就这麽说定了啊,明天记得来!”

可是第二天妈妈并没有来薛阿姨家里吃晚饭,设计院加班,她用座机打了个电话回来,让我们不用等她。

薛阿姨拿了个铝饭盒,把饭菜都留出一份,等招呼着我和薛时绾吃完饭,她就开始打包饭盒。

薛时绾的姐姐上了高中要住校,薛阿姨就拎着打包好的饭盒,嘱咐我:“小瑛,你和绾绾好好待着看家,谁敲门都别开,阿姨去给你妈妈送完饭,马上就回来。”

大概是小孩都对父母口中的“单位”有种没来由的好奇和憧憬,我一听要去设计院,马上有了兴趣,拉着薛阿姨的袖子,想要她带着我一起去。

耐不住我的软磨硬泡,薛阿姨还是带着我一起去送饭了,我们一路上都走的的很快,薛阿姨半低着头,不想有人认出她来和她闲聊,更不想看见别人异样打量的眼神。

我们到的时候,妈妈正在工位上,戴着眼镜,对着一本大部头的英文书,面前的桌面上摆着一台嗡嗡作响的“大脑袋”电脑,眉头紧锁,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又用生疏的手法敲键盘。

薛阿姨把两个铝饭盒都摆在桌面上,一打开,饭菜的香味瞬间在办公室里飘散开了,瞬间吸引了周围一群饿着肚子加班的同事们。

有人羡慕的打趣:“好香啊,加班有人给送饭真好,宋所好福气啊,有晴姐这麽热心的好邻居。”

妈妈敷衍着回应了两句,然後牵起我的手,拉着薛阿姨:“办公室人多,走,咱们上阳台上吃去。”

我晃晃妈妈的手:“我吃饱了,妈妈。”

“那小瑛就自己玩会儿,妈妈吃完饭回来找你,”妈妈往椅子上放了个靠垫,让我坐在她的工位上,特意嘱咐:“电脑上是妈妈的工作,很重要的,千万不能动。”

妈妈和薛阿姨捧着饭盒出去了,我好奇的看了看妈妈摊在桌面上的书,这是一本全是字的大部头,除了汉字,还有不少英文字母。

学校里给三年级的学生开了英文课,穿着时髦的年轻女老师教过我们认英文字母,满篇看不懂的单词里,我只看得懂三个大写字母——CAD。

我不明白这三个字母是什麽意思,无聊的转移视线,拿起工位上的笔筒,把里面的各种文具都倒出来,除了各种绘图工具,还倒出来一张名片,我把名片放到台灯下面,借着灯光好奇的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