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见康熙盯着面前盘子里一小堆瓜皮看,便知这位爷在想什么,拿帕子捂着嘴笑道:“万岁爷不妨再尝尝这个。”
面前的碟子撤了下去,又上了一只天青色的白瓷小碗,里面盛着淡黄色嫩豆腐状的食物,闻上去奶味醇厚香甜,还带着一丝生姜的冲味儿。
宜妃知道康熙注重饮食,他面前的是常温的,其余人的碗外壁上则起了一层薄薄的水汽。
康熙用银勺舀了一小块,举起来看了看,只觉得这东西就和豆花一样,心中不禁嘀咕“这能好吃?”。
一旁梁九功正在试菜,康熙便看他神色,心道若是难吃,自己就不吃了。
梁九功在试菜的小盏中舀了一小勺送入口中。只见他挑了挑眉,眼睛发亮,试完将小勺放到一旁时,还意犹未尽地咽了口口水。
有这么好吃?康熙半信半疑地将勺子递到口中,余光却瞥见三位阿哥正齐刷刷埋头狼吞虎咽。等他一勺吃完,仨人碗里早就精光,甚至还面前还重新摆上了一碗。
这东西吃起来滑溜溜的,口感也极像豆花。但是里面牛乳的鲜甜引得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而恰到好处的那一丝姜味,中和了牛乳的甜,让人久吃不腻。
胤禛也是头一回吃。从慈宁宫过来的路上,就听胤祺念叨了一路胤禟专门给他研制的姜汁撞奶,想必就是这个了。
他不由得有些羡慕胤祺,有这么个聪慧的弟弟。去年六弟走了后,额娘伤心了好久,自己每月去永和宫,也不见额娘见了自己有多欣慰。所幸额娘又有了十二妹妹,脸上才有了喜色。
胤禛想着,不由得看了一眼胤禟。见他自己握着小银勺吃得正欢,嘴角沾了几星碎渣也没察觉,像一只贪吃的小松鼠。心里的低落忽然消散,胤禛忍不住偷偷弯了弯唇角。反正自己和胤祺关系好,他的弟弟,就是自己的弟弟。
康熙吃完,才想起来今儿又吃多了。
嗐,点心怎么能算菜呢,无妨无妨。
他吃得心满意足,随口问道:“此物倒是新鲜,唤作什么?”
宜妃莞尔一笑道:“万岁爷,这叫姜汁撞奶,还是九阿哥想出来的方子。”
康熙听了,挑眉看向胤禟,问道:“这真是你想出来的?”
小东西,机灵是真机灵。但是不务正业,也是真不务正业。
胤禟小脑袋重重一点,奶声奶气的回答里是掩不住的得意:“是儿子想出来的。”
他做这姜汁撞奶,本来只是因为五哥喜欢。但既然是他“发明”的,认下这事儿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胤禟天真地盘算着,接下来,康熙作为一个老父亲,就该对自己儿子惊人的创造力一通彩虹屁,然后赏赐点什么小玩意儿。
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
只见康熙板起了脸,道:“聪明合该用在读书上。这些奇技淫巧,自有膳房的下人去琢磨。”
康熙最不喜欢皇子玩物丧志,巴不得人人跟他小时候一样,读书废寝忘食。虽然胤禟年纪还小,但也到了开蒙的年纪,他本来性子就贪玩,更要严加要求,不然白白浪费了他的机灵。
宜妃、梁九功深知康熙的性子,对他这番话倒是不意外。
胤禛同情地看了一眼胤禟。他觉得九弟挺无辜,但汗阿玛这么说也没错。身为皇子,天生就身负重责,九弟又这么聪明,汗阿玛要求严格,也是对他寄予厚望。
胤祺面上不敢说,但心底是不服气的。姜汁撞奶这么好吃,怎么到汗阿玛的嘴里就成了奇技淫巧?明明汗阿玛自己也吃得干干净净。还是慈宁宫好,汗阿玛管不着也不敢管。哼,回头得找机会和皇玛嬷告上一状。
胤禟的表情却有些一言难尽。
康熙这句话在他听来,着实耳熟。
“聪明就该用在读书上,其他做的再好也没用”,简直可以称为他读书时候,老师和父母的口头禅。
没想到穿越了,还能听见这种话。
怪不得胤禛方才看见康熙时那么紧张,看来这些小阿哥们平日没少受到老爹的否定式教育。再加上康熙皇帝的身份,在君臣父子的环境中,阿哥们的精神压力直接翻倍。
胤禟身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自然不会受到这句话影响。不过……他看了看两个哥哥。
胤祺打方才康熙开始问话,目光就飘到了梁九功手里的小笼子上,显然这种程度的教育对他来说毫无杀伤力。胤禛倒是脑袋越垂越低,像个霜打了的柿子般。
行吧,就算是为了自进屋起,就不敢正眼看康熙的胤禛,他高低也得让康熙反省反省。